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7年年末,厦门市常住人口达401万人。据调查数据推算,2017年全市有57.2%的常住人口户口登记地为其他地市,也就是说有近六成为流入人口。在房价高企的背景下,外来人口地不断流入,决定了厦门住房租赁市场还将持续扩张。这块蛋糕将会越来越大! 业内解读: 厦门均和评估公司董事长的王崎——这个时候出台租赁政策也是很巧妙,租赁市场的热或对房地产市场做补充,“租购并举”两条腿走路。买不起一手房的,可以买二手房,买不起房子的可以租房。出台租赁政策是好事情,应该大力地支持,关键看执行的情况和效果了。 厦门新景祥总经理张建——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代替一部分的买房需求,但是我觉得这个量不会太大,整个市场的冲击也不会特别严重。规范房租租赁市场与发展一二手房齐头并进,并不冲突,对房价影响不大。 那么 在这样的大势下 厦门又是租赁住房试点 又是出台租赁住房新规 全社会都在热议的“租购同权” 真有那么容易实现吗? 来看看一些机构的分析—— 1 “租购同权”再进一步 多地纷纷出台了鼓励、支持租房的政策。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租购同权”是重要的举措之一。日前,教育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正在制订相关方案,或将在全国率先推出学位到房。 广州曾经在全国率先提出租购同权,如今再次率先提出“学位到房”。那么什么是“学位到房”?它着力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 什么是“学位到房”? 所谓“学位到房”指的是,租的房子如果有学位,只要租赁手续完备,租住之后享有与业主同等的入学权利。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区有多少学位是有刚性配比的。租的房子如果有学位,只要租赁手续完备,经过资格审核后,租住之后享有与业主同等的入学权利。这就意味着拥有多套住房的业主应该人户一致,学位到房不到人,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有学位腾出来给租户的孩子上学。 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租赁人口将达2.7亿人。可以说,租房“赋权”事关亿万民众的“获得感”。不过相关政策一经报道,也引发不少人的担心,如果实现租购同权,学位到房,对于已经买了房的人来说,可能会不公平。 一位广州市民就表示:“这样来讲对我们买房者这可能有些不公平,本来就那么贵买了房,为了这个学位。所以这个对于打工的外来人口,那些可能比较有力,对我们本地人可能就有冲击。”
3 “学位到房”值得吗? 学位到房这个词其实有几个层面的意义: 1 房子的学位是和房子居住挂钩的,不住的就没有学位。 2 租户是可以享受与业主一样的入学权利。 事实上,就现有政策而言,不少地方已经明确规定,租赁合同经审查备案后,承租人子女原则上可以就近入学,不过租赁而获得的入学资格,在排序上落后于产权所有人子女。在优质学区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僧多粥少,看似为租户打开的就近入学大门,多年来实则却沦为了摆设。 下面问题就来了: 1 如果租房会占用学位,业主还会不会出租房产?即使出租,租金里面是不是肯定会带有学区的溢价? 2 对于学位紧张的区域,本来业主家庭上学是有排序,部分使用了学位的家庭,短期只要不买房,就不再使用学区。但如果出租可以使用,那么学区房是不是有了卖租赁学位的可能性?价值更高? 3 对于买房户来说,如果学区爆棚,需要摇号,那么买房户的权益是不是被损害? 4 对于租户来说,如果不需要学区,是不是租赁带有学区的房源是不是浪费了资源,而且同时租赁会虚高? 其实问题很简单,从严格意义上看,全中国所有房产都是学区房,只是我们约定俗成的把优质资源学区称为学区房,学区房的出现,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产物。 和房地产政策没有关系,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如果不按照房产来划分,那么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暗箱操作会更可怕。 租赁是不可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所以不可能用房地产的政策来解决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总之—— “学位到房”是大势所趋 租售同权是政策风向标 但是—— 优质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 “租购同权”、“学位到房” 还没那么快实现! 最后 再播送两个好消息! 此次厦门出台住房租赁新规 你最关心的租金问题、房源问题 也有利好哦~ 租金方面 个人出租住房减征增值税 由5%的征收率减为1.5% 厦门还将加大住房租赁财税方面的支持,加大增值税优惠政策力度,对一般纳税人出租在实施营改增试点前取得的不动产,允许选择适用简易计税办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对个人出租住房的,由按照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算缴纳增值税。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提供住房租赁经纪代理服务,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 厦门还支持按政策对所得税进行优惠,个人出租住房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减免个人所得税。对企业投资新建租赁房用于经营出租业务的,对其5年内住房租金收入征收的地方税收收入,还将给予一定奖励。 房源方面 厦门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应 今年年底前至少建成 2000套园区配套租赁公寓 (湖里区仁和公寓效果图) 作为全国12个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城市之一,厦门将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