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证研报道,京源环保的经营管理水平或存隐忧。招股书显示,京源环保董事长、总经理李武林,大专学历;董事和丽,大专学历;董事季勐,大专学历;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苏海娟,大专学历;职工代表监事徐俊秀,大专学历;财务负责人钱烨,是大专学历。除了独立董事,京源环保的董监高共计11人,其中大专学历6人。 此外,在京源环保的核心技术方面,部分核心技术面临着可替代性强的问题,科研创新能力或存不足。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6月28日,京源环保拥有已获权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且京源环保拥有软件著作权30项。而京源环保自主研发了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高难废水零排放技术、高难废水电催化氧化技术和其他核心技术等。 其中,京源环保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分别为“一种电絮凝水处理装置”、“一种电子絮凝处理装置”。且京源环保声称,其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不仅能够解决现有传统电子絮凝极板易损耗、电能利用率低的缺点,也解决了长期运行导致的极板钝化问题。除此之外,该项技术还具有产泥量少,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易管理,能够同时去除多种污染物,悬浮物去除率95%-99%等特点。 但对于京源环保的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的两项专利而言,上海江柘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柘环境”)、南京益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益彩”)、南京博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雷环保”)也有类似的专利。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江柘环境于2016年8月25日申请的“一种电子絮凝装置”专利,其设备不仅提升了电极板工作效率,还能够使吸附在电子絮凝极板上的污染物会自动脱落随着水流流出,提高电子絮凝极板的使用寿命。同时,江柘环境在2018年6月4日申请的“电子絮凝废水处理系统”专利,可实现节约了电子絮凝器的体积、缩小占地面积、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和保证废水达标排放。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南京益彩在2018年5月3日申请的“一种电厂含煤废水电子絮凝处理回用及煤泥回收系统”专利,将含煤废水通过电子絮凝技术净化,废水回收率能达到95-98%,达到电厂废水“零排放”的要求;同时回收的煤泥颗粒为优质可燃煤,节约了煤炭资源,避免了煤泥排放污染和浪费。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博雷环保在2018年5月14日申请的“一种污水电子絮凝处理装置”专利,包括基座和净化箱,污水进入净化箱,高压曝气搅动水体形成涡轮,增加了絮凝剂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和时间,提高絮凝沉淀、净化效率,适用于污水低成本快速净化处理。 以上专利的状态都为专利权维持,由此观之,京源环保的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竞争力或面临可替代性强的“挑战”。 在高难废水零排放技术方面,京源环保在2014年9月24日申请的“一种电厂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专利、“一种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专利,可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目标。无独有偶,可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或非京源环保“独树一帜”。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盛发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在2016年11月22日申请的“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的装置”专利、浙江威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2017年11月10日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专利、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国电汉川发电有限公司在2018年1月16日申请的“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装置”专利、江苏海澜正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2018年10月10日申请的“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专利,均能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目标,以上专利状态也均为专利权维持。 分公司设立两月未营业 据中国网报道,源环保《招股书》显示,其北京分公司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1幢8层2-909-3,与其工商登记信息一致。成立时间为2019年5月20日,主营业务为水处理设备的研发及销售。负责人季献华,拥有京源环保5.62%的股份,同时任职董事。 记者于2019年7月24日前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实地走访发现,该处为一座名为“朗琴国际”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分为A、B两座,却未见1幢。来到所属物业公司询问后得知,“2-909”是内部代号,指B座909室。在查询信息后,该物业公司人员确认“京源环保就是在B座909”。但对于地址中的“1幢8层”以及“-3”所谓何意,该人员表示并不知情。 记者随后来到B座909室,发现其办公区落锁,玻璃透明门被标有“施工中”字样的告示由内完全遮挡。从缝隙中隐约可见内部有完好的办公桌椅,无人办公。该层保洁人员向记者表示,告示似乎是当天才贴上,此前并没有见到。记者问到是否曾有人在此办公,该保洁人员表示,偶尔会有人,并不常见。 京源环保在其《招股书》中表示,“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持续稳定增长,伴随环保产业发展前景的持续看好,公司经营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北京与广州两处分公司的设立,或许是京源环保扩大经营规模的一种方式。 过度依赖火电业及外部输血 据时代商学院报道,京源环保在招股书中称,自身收入主要来源于火电行业。2016-2019年上半年,其来自于电力行业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5.45%、87.10%、59.34%和78.94%。2017-2018年虽然比重有所下降,但依然较高,且2019年上半年比重又再度上升。 京源环保始终摆脱不了依赖火电行业的风险,过度依赖某个行业,业绩容易受到此行业景气度的影响。 招股书显示,京源环保专注于工业水处理领域,主要向大型企业客户提供工业水处理专用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咨询、集成与销售以及工程承包业务。订单主要来自发电厂的新建以及改造工程,且改造项目中工程施工量通常比新建项目少,因此京源环保一大部分业务来自于发电厂的新建,特别是火力发电厂。 一方面,近些年随着环保的推进,我国大力发展各种清洁能源发电方式,水电、光伏、风电等有逐步取代火电的趋势,这无疑将压制火力发电厂的新建。 另外,根据国家能源局和发改委的数据,2019年1-11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较2018年8.5%的增速有所回落。 在用电量增速下降的带动下,火力发电量的增速也出现明显回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1-11月,我国火力发电量465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7%,较2018年7.98%的增速放缓显著。 似乎受到发电量增速放缓的影响,京源环保2019年的营业收入增速也同步出现下滑。其新三板2019年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09%,较2018年52.51%的增速有所下滑。 此外,京源环保频繁增发填补资金窟窿。 公告显示,其2019年上半年发行了两期公司债券,票面利率8%,共募集3000万元的资金。加上2019年6月末2200万元的短期借款,其有息负债增长至5200万元,占总负债的35.48%。 此次发债并非京源环保首次外部融资,同花顺数据显示,2015-2019年京源环保挂牌新三板期间,几乎每年都进行定向增发融资,4年间进行了6次定向增发,合计募集资金19961万元,占其2019年6月末净资产的6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