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不明,井无盖,沟不通,路不平……这些人们生活中几乎不会注意到的“小事”,却是一群人为之日夜奋斗的事业。 “城管工作,涉及的几乎都是‘小事’。‘小事’的背后,折射的却是民生大事。”12月14日,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简称市城管局)全体党员同志参加的党课上,局党总支书记、局长吴绍文作为主讲人如是说。 让城市成为市民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把市民对市容环境卫生的美好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城管人的工作里,包含着城市宜居美好环境的方方面面,蕴含着老百姓对城市生活满意与否的点点滴滴。 坚定信念执法为民 身着笔挺的制服,城管执法人员换上新装的同时,更焕发出全新的精气神。随着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的深入,自2017年10月19日三明市城市管理执法系统统一换装开始,我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正式成为国家的重要行政执法力量,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进入了新时代。 头顶国徽,责任在心。2018年,市城管局把加强党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作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根本要求。 局党总支先后举行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扩大)会29场次;开展廉政主题教育(扩大)会26次;局党总支书记、局长上党课,和邀请领导或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辅导,累计10场次。 突出理论武装,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从严治队的首要任务,强筋壮骨、补钙提神,市城管局持续打造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城管“铁军”。 哪里有市民反映强烈的市容环境卫生热点难点问题,城管“铁军”就以此为第一信号,第一时间迎难而上,打响依法治理的战役。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更新的速度背后,是对城市管理执法者提出的层层考验。渣土运输“滴、撒、漏”是不少城市在建设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这些洒落的渣土,不仅给环卫工作造成巨大的负担,更直接影响市容,因此而带来的扬尘问题,更是直接影响到市民的居住环境。 “以前遇上天气好,我们家这窗户都不敢打开,因为渣土运输车从我们家门前经过,一天下来桌面上肯定会积上一层灰。”孙亚青的家住在江滨路,当时特地挑选了河景房,却一度为扬尘问题而困扰。 随着三明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渣土运输扬尘问题一度成为人民关注、党委政府关切的民生大问题。但要解决这一问题,谈何容易?细究渣土运输扬尘管理流程,其中涉及工地、车辆、卫生、环境等多个项目的管理职能部门,这些部门各自职责独立,边界交叉,也给渣土野蛮运输造成了可乘之机。 “干脆让我们来牵头,和兄弟单位一起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一年前,在周遭一片质疑的目光之中,市城管局竟然主动站出来,接下了渣土运输扬尘治理这块“烫手山芋”。 “身为共产党员,必须把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落实在具体项目上,体现在工作过程中。”市城管局抽调优秀党员干部,组建起三明市渣土运输扬尘治理党员先锋队,决心啃下这块工作上的“硬骨头”。 2018年1月3日,三明市人民政府将三明市渣土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移交至市城管局。这一调整,让原来只管地面发生渣土洒漏才有行政执法权的城管部门,将工作链从原来的末端延伸至前端工地,管理方式也从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监督干预,实现了从文明施工、车辆密闭运输到环境卫生、弃土的“一条龙”治理。 市城管局,牵头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以先锋队为基础,抽调交警、交通、住建、城管等部门人员,进“一家门”联合办公,真正形成执法合力。2018年共计开展联合执法85组次,出动执法人员1152人次,立案查处渣土不密闭运输违法案件156起,扣92分,罚款23.56万元,在市区全面实行渣土运输扬尘污染联合治理。 如今,走进三明市区的在建建筑工地,标准化道路硬化、规范化的洗轮池和自动洗车平台,能够确保每一辆渣土运输车净车出场,这就从源头上扭转了渣土运输扬尘治理的被动局面。 “治理扬尘,保护蓝天。”走进下洋省一建建设工地,这八个大字在阳光下鲜亮夺目,这里面有着扬尘治理的目标和信心,更凝聚着城管党员干部执法为民的坚定信念。 规范队伍文明执法 以党建促工作,以品牌促党建。市城管局注重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与管理,不断提升新时代城市管理工作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城管执法队伍。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为人民管理城市的工作理念,市城管局提出创建“文明城管721”党建品牌,以此提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形象和人民群众满意度,营造文明执法环境。 倡导“721”工作法,让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 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坚定不移地建设“法治”城管,推动依法治城,这是“721”工作法的重要落脚点。2017年3月1日,《三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部法规是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出台的首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同时也是立法法修改后,我省获批的首个城市管理综合性地方法规。 市城管局树立依法治理城市思维,把依照《条例》等法律法规治理城市贯穿城市管理始终,推动城市长效管理。一方面,抓立法,努力扩大有法可依领域。2018年,积极申报城市管理领域政府规章制定计划,《三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三明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三明市城市养犬管理办法》《三明市城市建筑物外立面管理办法》等8部规章立法被市政府提上议事日程安排。《三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日前获得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即将以市政府市长令颁布实施。与此同时,采取制作张贴一批警示牌、发放一批《条例》宣传册、出动一部宣传车等形式,积极做好普法工作,营造守法氛围,充分运用各种媒介、渠道,提升《条例》知晓率、市民守法率。 规范执法,市城管局严格用权标准,依法对标执法。先后建立《三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责任制》《三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行为规范》《三明市城市管理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和《三明市城市管理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操作规范》等一批执法规范,为对标执法提供依据。同时,统一行政裁量权基准,统一城市管理实施《条例》行政处罚案由203个,将规范用权落到实处。 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办案经验交流会议、全市城管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班……攥着文明执法这把“金钥匙”,三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系逐步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