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泉州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中国千亿级产业链转到东南亚?这个县级市笑了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01
摘要:网络上,县城经常被人拿来进行花式吐槽,有人觉得它“土”,充满了泥土气息;有人觉得它小,跟熟人碰面几率大;也有人觉得它落后,经济发展、文化氛围、消费水平和产业高级感等跟大城市都没法比。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

网络上,县城经常被人拿来进行花式吐槽,有人觉得它“土”,充满了泥土气息;有人觉得它小,跟熟人碰面几率大;也有人觉得它落后,经济发展、文化氛围、消费水平和产业高级感等跟大城市都没法比。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县域是心心念念的故乡,是少了些冰冷、多了份亲切的热情之地,是脱离拥挤和嘈杂的“绿色后花园”……

无论怎样看待县域,有一点不可否认:它在中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单是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占到国土面积的约90%、涵盖9亿多人口这一点,就决定了“郡县治天下安”。

如此重要且拥有这么多人口和面积的县域,在GDP占比上只有56%左右,县域经济还蕴藏着巨大潜力。

 (图为中国县域发展情况)

(图为中国县域发展情况)

围绕县域经济课题,库叔近期调查走访了不少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有特色、有实招、有秘诀的县域,推出瞭望智库县域经济调查系列。

今天,库叔介绍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经济奇迹”,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县级市晋江。

很多人用“爱拼才会赢”来概括晋江的发展历程,但晋江今日的成就,靠的不仅仅是一个“爱拼”。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相信即便是完全不懂闽南语的人,对这首传唱于中国台湾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也是熟悉得不得了。

歌曲的词曲作者陈百潭,本籍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县域城市——晋江。

晋江,地处福建省东南,东濒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2公里。1992年晋江撤县设市,辖13个镇、6个街道,395个行政村(社区),户籍人口114.71万,外来人口130万。

(图源:中国旅游资讯网)

(图源:中国旅游资讯网)

时至今日,《爱拼才会赢》仍然唱响于晋江的大街小巷,而晋江一路走来的历程,也可称“爱拼才会赢”的现实励志故事。

早在2001年“爱拼”的晋江的生产总值就突破了300亿元,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增长1300多倍,民营企业突破5.8万家,诞生了46家海内外上市公司,拥有2个超千亿产业集群、5个超百亿产业集群,安踏、恒安、特步、361°、利郎、七匹狼等等很多耳熟能详的品牌都出自这里;头顶“鞋都”、“伞都”、“拉链之都”、“陶瓷重镇”、“夹克之都”、“体育城市”等一系列响当当的美名。这座面积仅649平方公里的“小县”,用福建省1/200的土地创造了全省1/16的GDP,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在全国第5位,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第3位,连续18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

可能有人会问:当今时代,谁人不拼?但可不是谁都能像晋江一样拼出个名堂。那么,晋江为什么能?

1

晋江告诉你应该怎么“拼”

2019年7月7日,美国加州奥克兰,一款“中国品牌”篮球鞋的发售,吸引了上千美国人排队购买,有不少人甚至前一天夜里就带着铺盖卷连夜等候了。

(图为2019年7月7日在KT4-EAST BAY TIMES篮球鞋首发现场排队的人们 图源:安踏篮球)

(图为2019年7月7日在KT4-EAST BAY TIMES篮球鞋首发现场排队的人们 图源:安踏篮球)

国产球鞋,能在国际运动品牌霸主耐克的大本营——大洋彼岸的美国引发疯抢,这场景是不是很魔幻?

其实,这样的场面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一年前的2018年3月5日,在美国加州的另一大城市旧金山,一款中国篮球鞋KT3-ROCCO的首发就曾让美国人排起长队。

(图为2018年旧金山KT3-ROCCO发售现场排起的长队 图源:安踏篮球)

(图为2018年旧金山KT3-ROCCO发售现场排起的长队 图源:安踏篮球)

这两款鞋子,都出自福建晋江的品牌——安踏。

晋江之强,不只强在一个安踏。截至2018年底,晋江的GDP达到2229亿元,财政收入230亿,在全国所有县域城市中高居第五(前四均为苏南县域城市)。

不过,晋江今日的经济腾飞,安踏等品牌能够立足国际市场,得来实在不易。

晋江,三面环海,土地贫瘠、人多地少,又极度缺水,正如南宋谢履所作《泉南歌》中所言“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这里在国防体系中长期作为海防前线,没有国家大的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投资;沿海位置相对偏僻,很难吸引优秀的大学、科研院所、技术人才;无特大城市作为支撑。

(图为兼具历史传统与现代特点的晋江城市今景 图源:晋江市人民政府官网)

(图为兼具历史传统与现代特点的晋江城市今景 图源:晋江市人民政府官网)

如此县情,加上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改革开放前的晋江不说跟国内先进水平相比,就算是在自己周边的“圈子”里,也是远近闻名的“高产穷县”。1978年,晋江的生产总值仅1.4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一部分人连温饱都不可得。

但历史上、地理上种种不利条件,也塑造了晋江人骨子里能闯敢拼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得到了集中释放,并使晋江的经济发展迅速走上快车道。

本地先天条件的不足,还形成了晋江的“三闲”状况。

由于农耕条件恶劣,大量晋江人“下南洋”,他们回馈家乡的侨汇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闲钱”;本地人大量侨居海外,空余的住宅形成了大量“闲房”;地少人多,又几无工业基础,又累积了大量的闲散劳动力。改革开放初期,晋江正是利用这“三闲”起步,通过“三来一补”贸易,由鞋服、食品等传统民生产品制造业着手,逐渐发展起自己的经济。

当时的晋江,“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创企业,被称为一座“睡不着”的城市,与此同时,大批晋江人走出家门,带上自家制造的产品,不远万里奔赴全国各地,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销售大军”。

 (图为晋江三创园加班到深夜的创业团队 摄影|工人日报记者 吴凡)

(图为晋江三创园加班到深夜的创业团队 摄影|工人日报记者 吴凡)

安踏今天的“掌门人”丁世忠,就曾是晋江“销售大军”中的一员,当时年仅十六七岁的他,带上自家制造的600双鞋子独闯北京,拉开了自己创业的序幕。

这种拼命奋斗的状态,使得晋江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仅仅是晋江下辖的一个陈埭镇,到上世纪80年代早期产值就突破1亿元,成为福建全省首个“亿元镇”。

一切看起来都非常顺利。

但就在这时,1985年,震惊全国的“陈埭假药案”爆发,晋江此前几年取得的成就几乎在一夜之间付之东流。

“假药案”发生后,晋江企业和产品的信誉遭到毁灭性打击,晋江“销售大军”在全国范围内频吃“闭门羹”,很多外地店铺一听是“晋江货”就直接拒绝。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