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相比之下,陈永利在经营较好的医院中,患者多,药品利润在50%~60%,一天就有万元收益,广告费很快就能赚回来。而近年,对在百度的广告推广,陈永利称比电视广告还要贵,“都是通过网络公司和百度联系推广,我们自己还联系不到百度。他们按吸引到的患者流量来计算。” 在一个名为“医院竞价交流群”的QQ群中,《法制晚报》记者看见,群内文件曾在去年3月上传过网络营销工具介绍,就针对每月花了几万甚至几十万百度竞价广告费的医疗机构,推出可抓取网站访客手机号等联系方式的工具,以此建立数据库,进行二次营销。 此外,围绕着百度网页,陈永利每个月还要支出消除负面评价的费用。一条上万元,每月起码一两条。 因家族斗争决定单干 未来出路难寻 陈永利被下暴利指标的那家山东莆田系医院,之前正因为经营不善,老板才聘请陈永利帮忙。而陈永利在接手经营院长3个月后,让每天的收益提升到2万多元,“但随后老板说我不合格,让我走。莆田系都是家族关系,看到有另外家族成员有可能做得比自己好,就会想到打压下去。” 陈永利又到四川南通市一个镇上的莆田系医院后,虽然被任命为经营院长,但是老板随意调动人事并不经过他的同意。做了5个月,陈永利再次辞职。最后一站,他被迫来到的是河南一家博爱医院。 “这家医院之前也因为暴利的经营方式,流失了患者,做不下去,最终被转手给现在的老板。”陈永利从接手的一个月营业额40万元,做到第三个月进100万元。“原先老板跟我谈的是,毛利在200万元以下,按5%提成,以上按8%。到第四个月时,他把我叫过去,说只能4%和6%来算。也是因为亲戚之间商量过的结果。我觉得还不如后勤,就走了。” “民营医院老板留不住人才。”陈永利谈到,离乡从医的莆田东庄镇人,像他这样颠沛而并无太大获利的有很多。经营的老板每年回乡时,会在大年初一到初四招聘,“他们一直在换人,流动性很强。” 2013年,陈永利终于回乡盖了一套5层楼的房子。直到去年,他离开开封,彻底转行。 “现在家乡的年轻人不用再学当年的治疗技术,上一代已经把江山打好,他们直接继承。”陈永利觉得,下一代也不会愿意再多琢磨行医方式,而只顾经营。“近些年,新一代已经慢慢转型,现在经营的都在30岁左右,脑子里都是暴利。” 陈永利看着莆田系成功的老板正在拓宽房地产、汽车等多元化产业,逐渐转型,或者像祖师爷陈德良一样抽身而退。他虽然不想再做这一行,但不知道还能告诉下一代做什么更好,自己的大孩子也依然去了莆田系医院做后勤。“现在东庄镇还是在延续医疗行业的传统,多数年轻人都继续接班。” 文/丽案调查工作室实习记者 毛翊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