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南平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从“南平师专”到“武夷学院”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10
摘要:财富生活频道:收录全球最新最奇的财富生活资讯,最新、最热、最精彩的娱乐新闻、明星八卦,最新笑话幽默、搞笑爆笑资讯与创意

  暑气渐褪,秋意袭来。日前,原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武夷学院)校长陈家生教授重返学院校园,和他教过的1984届中文专业学生一起慢行在名为“官沙田”的道路上……大家回忆过往,感慨万千。

  “从南平师专到武夷学院,从南平‘官沙田’到武夷山下,几代教育工作者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才有如今武夷学院的华丽转身。”在陈家生看来,学校的发展史,也是闽北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和见证,承载了闽北人民在教育事业上筚路蓝缕、砥砺前行、薪火相传的荣光与夙愿。

  筚路蓝缕:“官沙田”里播种耕耘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历经城市飞速发展,如今的“官沙田”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但在武夷学院校园内,留下的这条“官沙田路”,记录着南平师专的历史,师生们的记忆不自觉地被拉回了“官沙田”里播种耕耘的年代。

  1958年,南平师专创办;1961年,全省院校调整,福州师范学院与南平师专合并;1962年更名为南平师范学院(本科);1963年秋,南平师专迁址漳州,与厦门、泉州等几所院校合并组建福建第二师范学院。

  历史印记延续着文脉,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全国高考制度的恢复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各方努力,1978年,南平师专复办,成为全省最早复办的四所师专之一。

  “1962年,我从福建师院(现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到了南平一中教书。后来,师专复办从各地抽调老师,我就去了。”回忆初到南平师专工作的过往,陈家生至今记忆犹新。复办初期,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艰难,首批复办的专业还分散用了建阳师范学校和南平进修学校校舍、师资招生办学。直到1979年9月,才正式在“官沙田”校址恢复办学。

  仅红砖楼、大礼堂、教学楼3栋房子,10多位教职工、300多名学生、6个专业,图书资料和办学设备奇缺,教职工和学生吃饭是在临时餐厅,经常遇到停水断电情况,学校交通极其不便……南平师专的“奠基者”们,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办学条件中,在南平城区西郊的“官沙田”的土地上艰苦创业、默默躬耕。

  砥砺前行:教育者的时代使命

  “相比发达地区的高校,我们在办学的硬件、软件方面,都没有优势。”1990年,正式任命南平师专校长的陈家生倍感压力,但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和荣誉,“争创一流师专”的目标明确而坚定。

  主动适应闽北山区教育发展,就近培养急需的基层教师,在办学中把高教性、师范性、专科性和地方性较好地结合起来,突出服务基础教育这一主旋律;主动适应闽北农村经济建设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在巩固、提高和办好师范专科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地和适当地发展非师范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以推动师专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统筹结合……南平师专复办以来,始终坚定面向农村、面向基层,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办学特色,为闽北培养了一批批紧缺、优秀的教师和专业技能人才。

  如今,从南平师专毕业的学生中,分散在了各行各业,其中不乏知名学者、党政干部、技术骨干,但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则如繁星分布于闽北各乡镇(村)的学校,常年坚守教学一线,成为闽北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默默为闽北教育事业奉献耕耘。

  “面向农村,培育农村新型师资,办出山区师专特色,是那个时代我们的使命。”陈家生说,尽管办学条件艰难,但大家共同努力,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提升,进入了全国先进师专行列。自1994年以来,学校先后连续获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级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光荣称号;1996年作为全国160所师专的4所代表校之一参加了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1998年再次作为全国师专2所代表校之一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

  薪火相传:“武夷山”下开拓奋进

  “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在历史迈入新世纪的2001年,闽北高等教育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机遇期——开始筹建本科高校,以满足与人们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高等教育。

  2001年,南平师专迁入武夷高教园区筹建本科学院准备工作启动。2002年9月,南平师专武夷山校区选址五里亭黄泥垄,校园规划占地面积约3000亩。2003年9月,新校区初成,首批四个系入驻。2005年9月,在富屯溪畔培育桃李近半世纪的南平师专,办学主体迁至武夷山下。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南平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正式定名为武夷学院。

  培育人才,振兴闽北。“虽然在2001年,我卸下了行政职务,但仍聘为教授,直至2008年退休。这些年来,我始终关注武夷学院的发展。”陈家生感触颇深,“从过去到现在,我们坚定面向基层,寻求特色发展的办学方向和宗旨始终未有改变,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我们坚守的办学初心。”

  如今,武夷学院实现了从单一师范类教育向综合性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以闽北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以茶、旅、艺为特色,以新型工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体系,在校生15000多人,43个本科专业与南平七大绿色产业主导产业、行业实现对接。2017年,学校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省级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试点项目校,成功跻身全国百所之一、福建三所之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发展示范型高校,入选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发展潜力指标排名居全省本科高校第12位、一般公办本科高校第2位,较2015年提升了5位。与此同时,学校还获批2018-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首批培育学位点4个。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