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融资担保费率,解企业燃眉之急,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向企业发放财政市场拓展奖励等扶持资金,让企业的流动资金更充裕,活力更充沛; 累计向上争取债券资金和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57.11亿元,重大项目建设有了资金保障; …… 台海网7月26日讯 据大武夷新闻网报道 今年以来,南平市财政部门在保障疫情防控、为企业纾困解难、加强政策资金引导等方面,谋好“精准棋”,下好“绣花功”,靶向发力财政政策资金的杠杆作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民生底线”托在手 “没想到,东溪路终于动工改造了,我们的居住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好。”近日,家住延平区马站社区的居民周强,对马站农贸市场门口的道路改造工程竖起了大拇指。 五月中旬开始,延平区水东片区内的东溪路、工业路、建东路等改造提升工程相继启动,项目起点为水东马站片区,终点为南孚电池厂,道路全长8.436公里,投资估算约2.2亿元,一期工程计划今年内建成投用。 “水东片区企业很多,道路人流和车流量都比较大。过去这里道路老旧,路面状况差,其他配套设施也不全。希望道路拓宽改造后,会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让我们的片区更繁荣。”附近居民黄春花认为。 凸显民生导向,着眼群众福祉,全市各级财政不断加码民生领域投入,今年以来,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就达139.84亿元,同比增长9.18%。“我们坚持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切实保障。”市财政局社会保障科罗素文介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我市,重点民生项目建设资金有保障,就业服务扶持照样“不打烊”,各级财政始终把保居民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优先落实稳岗就业系列政策——今年一季度,我市共组织各类“春风行动”线上招聘会52场,累计为752家企业提供29556个就业岗位,7749人初步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目前,财政已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共计16623万元。 “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我们正有保有压地优调支出结构,开源节流确保收支平衡,精打细算过紧日子,努力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市财政局预算科廖祥宣介绍说,随着南平行政中心顺利搬迁,新南平进入了加速发展期,市财政部门积极把握机遇,着力释放搬迁红利。 6月中旬,我市印发《关于坚持精打细算过紧日子加强支出管理的通知》,要求各部门严把支出关口,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财政部门严格执行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挖潜开源,加大力度盘活财政资金、资产、资源等要素,加快推进市级行政中心搬迁后闲置国有资源的清查移交工作。 “经摸查,市行政中心搬迁后,我市可处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共993处,面积186.54万平方米。”在市财政局资产管理科郭承贵看来,将现有非经店面和各单位的闲置房产通过出租、出售、资产证券化、房地产开发以及发展楼宇经济等方式,将能充分盘活资产,让其成为会下蛋的“金鸡”。 稳企增效“主攻手” 20日下午,位于武夷新区的福建省闽铝轻量化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数台吊装机械开足马力运行,焊接声、切割声、拼装声此起彼伏。 “财政部门落实降本减负政策,让我们企业有了实打实的获得感。” 福建省闽铝轻量化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黄龙山介绍,疫情以来,市财政部门指导公司用足用活政策,通过减税降费、稳岗补助等举措,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比如阶段性减免公司和下属闽铝轻量化等子公司缴纳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和医疗、生育保险等。同时,我们作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财政部门加大了对我们的低息贷款支持力度。”黄龙山说,这些措施为企业“解渴”资金需求,保障了企业复工复产。 在市级财政的助力下,南铝企业产销两旺,子公司闽铝轻量化更是实现了逆市上扬,前5月产值即超越去年全年产值,公司订单已排到年底。 “当我们负重难行时,是财政的一笔笔真金白银帮助了我们,让我们在复工复产之时能甩开臂膀赶超。”福建巨电新能源副总蓝冬卫深有感触,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大部分订单延期滞后,无法按照原计划时间交付。作为省属国有企业,巨电扛起了国有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照常发放工人工资,为此企业身上的“包袱”越来越重。 “在企业困难之际,迎来了减税降费、减租降息、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积极财政政策的‘及时雨’,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还让大家的干劲有增不减。”蓝冬卫认为,如今,巨电新能源不仅满产达产,还运用“双创”奖补资金,进一步完善企业研发平台,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同样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扶持的顺昌福建神农菇业有限公司,1个工作日就完成了1000万元应急专项信用贷款授信审批,企业运作资金有了保障。 “聚焦融资难题和政策引导,财政要发挥稳企业增动能的‘主攻手’作用。”市财政局企业科吴晓晋表示,面对稳中有进、稳中有变的经济环境,财政部门迅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抓好精准服务、应对风险挑战、扩大有效投资、保障生产运行、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增强企业竞争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相关政策措施,全力鼓励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上半年,全市办理各项减免税费43.31亿元,增长29.7%,新增减税降费6.48亿元,其中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4.16亿元。在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的积极作为下,今年1-5月,全市41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逆势增长,占比达40.45%。 起早赶早 “筹粮草” 走进南平市第四医院,只见负压病房、ICU监护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这座崭新的医院,在建设者们艰苦奋战下,仅用了40多天就于今年4月建成投用。 南平市第四医院项目包括负压病房大楼和医务人员生活用房,规划用地面积1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49平方米,其中负压病房大楼建筑面积5784平方米,病房53间,设置床位108张,含4间ICU监护室,总投资1.15亿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确保南平市第四医院项目顺利建设,市财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是以资本金形式出资3825万元,又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57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