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20应届毕业生春招求职报告》,据该机构调查,疫情对应届毕业生心理产生了普遍性的影响。74.54%的应届毕业生表示疫情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有消极影响。这一届毕业生,不再像前几届毕业生那么从容了。在以往,“慢就业”逐渐成为很多毕业生的选择,毕业找不到工作,他们可能会先去毕业旅行,或者休整一段时间。但2020届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选择“继续找工作”,占比高达76.66%。 更重要的变化是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始寻求稳定。据该调查显示,在应届毕业生选择工作最关键的因素中“收入”和“稳定”分别排在前两位,其占比高达76.92%和68.7%。加之企业岗位和体制内岗位的消长,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进入体制内。 希望获得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企等岗位的比例,共计62.07%,只有不到四成被调查者仍然坚持选择私企和外企工作。 “往年,大概只有四成左右毕业生想要进入体制内,六成左右毕业生还是寻求市场类岗位。”张志顺回忆道,现在,情况调转过来了。 短短半年时间里,一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到国家社会,小到湖北宜昌女孩陈乐,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874万毕业生,在这场疫情中,各有自己的际遇。有人找到了工作,不远千里从武汉赶到北京;有的人,则继续在网上,等待着不知何时才能到来的面试机会;有人纠结,要不要“二战”考研;很多因疫情困在老家的年轻人,则开始考虑就地求职。据张志顺观察,受疫情影响,更多的毕业生想留在家乡照顾家人,这使得本地就业和本地公务员考试的比例在增加。 陈乐终于决定,再次听从家人的建议,放下求职的事,全心准备公务员考试,她希望能在本地谋得一个稳定的公务员岗位。 快递员把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用书送了过来,为此,她花了129元。原本以为毕业后再也不用读书的陈乐,又开始每天四五个小时的备考学习。在家里学习,效率并不太高。有时候看不进书,她就想,万一考不上怎么办?脑海里,随即浮现出一幅画面:8月份的酷暑里,25岁的她,顶着四十多度的高温到处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