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据分析,强化结果运用。在服务平台的前台,公众的评价、建议和维权内容将客观呈现在商家页面,使商家能准确掌握市场需求,认识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市场监管部门同时也将公众评议结果和维权信息纳入食品安全日常量化分级管理参考指标,为精准执法提供依据。在服务平台后台,可对入网商户、公众评价、意见建议进行自动采集、储存、筛选、汇总,并进行动态统计分析,自动生成各辖区的指标情况比对分析,快速体现工作成效,为下一步工作思路提供决策。 以点带面,书写食品安全治理新未来 “明厨亮灶”社会共治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在消费者、经营者及监管部门之间架起共治食品安全的桥梁,使得消费者有话讲,经营者有转变,监管效能有提升。也一定程度提高了政府对餐饮行业的感知力,此外,平台在推动文明城市创建、社会综合治理方面也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 经营者主动性提高。截至2019年12月,平台共采集到2790户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信息,较2018年同比增长120%;已实现明厨亮灶视频直播的商户有1142家,同比增长860%,其中仓山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工程”项目商户共有9家,占总数的0.41%;“千工程”项目商户共有47家,占总数的1.71%;“万工程”商户共有2734家,占总数的97.88%。平台建设以来,有众多的经营者从“拒绝进入”到“主动融入”,经营者不再害怕接受公众的监督,纷纷主动履行业主责任,树立起食品安全第一责任意识,实现了在食品安全面前经营者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消费者参与感增强。目前,与“明厨亮灶”平台有对接的商圈综合体及餐饮企业的公众号用户数已超“10万+”,“明厨亮灶”平台客户访问量达79.42万次,消费者评论量较2018年比增25.36%,用户访问量比增17%;收到评论4103条,其中投诉建议14条。2019年仓山区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调研分析显示,公众的维权意识达88.97%,公众对餐饮服务的维权意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公众的参与感、互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进一步保障。 餐饮服务满意度有所提高。“明厨亮灶”使“厨房重地”透明化,将后厨操作全程“秀”出来,既督促餐饮企业升级改造,又使食品安全监督多了一双雪亮的“眼睛”。通过“明厨亮灶”社会共治平台的推进,结合“明厨亮灶”示范店创建、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仓山区餐饮行业的服务水平整体上得到有效提升,从2018年度和2019年度第三方测评机构开展的仓山区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调查数据对比显示,公众对仓山区食品安全现状餐饮业食品安全改善度评价从2018年的54.45%提升到80.11%,提升了25.34个百分点。 监管部门效能得到提升。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共治平台开展网络巡查,远程监督餐饮服务单位后厨加工制作食品的全过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截屏取证,固化证据,为后续执法提供有力支撑。违法情节轻微的,在线提醒,情节严重的,赴现场整改。现场与非现场结合的监管方式,既提高风险监测能力,又提升了执法效能。 拓展了社会综合治理的内涵。仓山区综治委将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明厨亮灶写入社会治安问题专项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同部署、同考核;仓山区政法委将“明厨亮灶”社会共治平台作为福州市综治食品安全“雪亮工程”亮点迎接福建省政法委验收。这些表明“明厨亮灶”社会共治平台的功能不仅仅是食品安全监管,其社会综合治理功能得到了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