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的“信托”事】 今年两会,有部分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与信托相关,《金融时报》记者予以梳理发现,推动《信托法》修改以及家族信托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两个主要方面,反映出他们对信托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注与信心。 关于推动《信托法》修改方面,全国人大代表、银保监会信托监管部主任赖秀福提出,《信托法》的部分条款已相对滞后,不能适应信托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启动《信托法》的修订工作。 【房地产信托平均收益率高成“香饽饽”】 去年收益率领跑的房地产信托产品依然备受投资者青睐。以上周为例,房地产类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为8.15%,本周新发行的高收益信托产品中不乏房地产信托产品。专家提醒投资者,房地产信托业务尤其需要理清主体的股权和债务关系,除了选择优质的交易对手,在信托公司存续管理方面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需要持续关注主体是否出现异常和预警情况,不可单纯迷信抵押物。 近日,手握百万资金的林女士对平均收益率为8.15%的房地产类信托产品颇为动心,而且见到有抵押物更加放心。抵押物的房地产信托是否靠谱? 【“全国500强”无可执行财产大业信托股权质押遇险】 一则合同纠纷,牵出了一个“除零星小额存款外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的全国500强企业。 日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了一份大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业信托”)的与: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豫联集团”)的合同纠纷执行实施类执行裁定书。 据记者采访了解,双方之间的纠纷源于股权质押业务,豫能集团将其所持有的中孚实业股份(以下简称“中孚实业”,600595.SH)质押给大业信托用于融资,但是由于股价下跌导致质押项目出现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