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去通道明显 主动管理成“突围”利器】 不久前密集披露的2018年信托公司年报,无疑是解读该行业最新动向的最佳工具。细看相关数据和资料,可以发现,尽管信托行业的“马太效应”日渐趋强,信托公司间的分化难以避免,但行业转型发展进入“深水区”,管理22万亿元资产的信托业正大力去通道化,主动管理业务发展提速明显。 【4月份房地产信托规模近腰斩】 楼市小阳春到底火不火,似乎各方已经出现了分歧。 根据同花顺以及用益信托的不完全统计,今年前四个月房地产信托共成立1940只产品,募集资金2850.94亿元,平均募集期为1.51年,其中最低的预期收益率为8.08%,最高则达到了13.54%,平均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35%。 【资管新规一周年:信托业转型路柳暗花明】 如今,资管新规落地已满一周年。备受信托界关注的是,资管新规对行业影响几何?信托如何与银行、券商、基金等机构在大资管时代同台竞技? 回首这一年,信托通道业务和非标业务承压,资产规模大幅缩水。如此之下,信托公司2018年业绩普遍下滑,行业分化明显。 【如果被认定为“欺诈债权人信托” 家族信托也会失效】 家族信托至今发展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模式,但有人拿它作为财富传承和保护工具,也不免有人想要借助信托工具进行一些违规操作。 其中,委托人借助信托工具恶意躲避债务的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欺诈债权人信托”,这会导致信托失效、信托财产被追索等法律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