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纸扇上的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17
摘要:扇子,文人墨客的标准配饰之一,其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随后的商周时代,人们用雉鸡绚丽斑斓的长尾制成了“翟扇”和长柄的“雉扇

扇子,文人墨客的标准配饰之一,其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随后的商周时代,人们用雉鸡绚丽斑斓的长尾制成了“翟扇”和长柄的“雉扇”,也称作“障扇”。战国时期,出现“羽扇”。东汉,开始出现“竹扇”和“蒲扇”。后来随着丝织手工业的发展,开始出现“纨扇”,这时期的“纨扇”也被叫做“绢扇”、“团膳”和“宫扇”。隋唐时期,出现以竹木为骨架、用薄质丝绸制成的“纨扇”。到了北宋,就出现了“折扇”,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纸扇。事实上,纸扇在古时也被当做“名片”使用,文人墨客通过扇面上的书画辨识彼此,而且对于手握清风,搧扇子这一动作也有讲究。正所谓“文胸武肚”,儒雅文人搧扇子多在胸前,动作文静潇洒;武夫、武士大都性格粗爽,动作幅度大,一般多搧腹部。从内容到动作,彰显出的是中国人内敛、严谨的优良品质。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扇、空调的普遍使用,纸扇作为日常用品的功能正在逐渐消退,但人们却越来越注重其观赏和收藏价值。一把小小的扇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