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看点 诺奖的四大启示之一:师徒同心,其利断金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13
摘要:起原:中国科学报 搭着十一长假的尾巴,诺贝尔奖的三大人造科学奖项心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一一揭晓。 Internet上对付这三大奖项的科普文章已比比皆是。跳出三大奖项的科学进献来看,今年的诺奖天然科学奖项或是能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一些开辟。 拓荒
  
  起原:中国科学报
 
  搭着“十一”长假的尾巴,诺贝尔奖的三大人造科学奖项——心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一一揭晓。
 
  Internet上对付这三大奖项的科普文章已比比皆是。跳出三大奖项的科学进献来看,今年的诺奖天然科学奖项或是能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一些开辟。
 
  拓荒一:师徒同心,其利断金
 
  诺贝尔物理学奖发表后,科学网博主郭晓强在博文中提到了“贝尔弥补效应”。
 
  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了脉冲星发现者安东尼·休伊什,但随即引发争议,因为诺贝尔奖委员会脱漏了女研讨生贝尔,评奖委员会也因而遭到“性别不放在眼里”的质疑。这一风浪让诺贝尔奖委员会劈头劈脸逐步器重学子在科研任务中的供献。
 
  旧年和今年,物理学奖也曾间断两年泛起师徒分享奖项的现象。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位得主中的两位——热拉尔·穆鲁与唐娜·斯特里克兰等于师生相关。斯特里克兰在穆鲁的领导下实现为了诺奖造诣:与啁啾脉冲放大相关的博士论文。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又一次泛起了师徒——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共同分享诺奖的状况。
 
  郭晓强在博文中提出,依照学术特例,诺贝尔奖首要颁发给导师,学生大多作为“布景墙”具备。理论上,师徒分享的环境时有发作,如2004年诺贝尔心思学或医学奖由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分享;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罗尔·格雷德分享。
 
  这些年来,海内对于师生争端的消息思空见贯报端,诺奖中“师徒齐心,其利断金”的秀丽终局能够可为国际重塑合作共赢、相互尊重的师生关连提供一些启迪。
 
  垦荒二:
 
  反对“唯论文”≠“反论文”
 
  物理学奖三位得主中的两位——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曾在2013年被科睿唯安付与“引文桂冠奖”。
 
  “引文桂冠奖”是泛滥“诺奖风向标”之一。至今,诺奖六大奖项得主共935位,此中心思学或医学奖得主219位、物理学奖得主213位、化学奖得主184位,“引文桂冠奖”仅凭论文相关状况就预想出了52位诺奖得主。
 
  虽然论文被引环境与能否获得诺奖之间没有必定瓜分,但被引率多几何少能反映出论文效果的重要水准和影响力。
 
  连年来,我国鼎力促成科研评估细碎变迁,“唯论文”被列为亟待打扫的“四唯”之首。不外,在科研任务中,反对“唯论文”不应走向“反论文”的极度,后果在根本科学局限,论文仍是科学一起体交流的重要平台。
 
  启示三:板凳虽冷,探寻无涯
 
  旧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瑟·阿什金以96岁的高龄突破了诺奖得主的最年长纪录。没想到,这个记实只坚持了一年。往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翰·B·古迪纳夫以97岁高龄刷新了这一记录。
 
  古迪纳夫有句名言:“我们有些人就像是乌龟,走得慢,一路挣扎,到了而立之年还找不到出息。但乌龟晓得,它必需走下来。”
 
  1986年,64岁的古迪纳夫离动工作了十年的牛津大学,进入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负责传授。就在人人都以为他是筹划在这里安心养老的时刻,古迪纳夫自由地研讨起了磷酸铁锂质料,并在75岁那年由于研制出这个原料而惊讶天下。
 
  从十年前起,古迪纳夫就不停是积年诺奖意料的热门人选,一连“陪跑”十年后,他终极在2019年10月的清晨被“被诺贝尔奖的电话唤醒”。
 
  有大白他的同行多么评价他:“他的名字(Goodenough,中文直译为充分好)俨然明示着他的吉兆,岂论干甚么,他总在起头不被人看好,却能笑到末了。”
 
 
 
  97岁的“充盈好”教员,陪跑诺奖10年,75岁仍奋战在科研一线,不被看好却仍像乌龟一样踽踽前行。可以说,这是在用生命告白有坚持力、不怕难题、不辞艰苦、敢于翻新的科学肉体。
 
  开拓四:科学,向生命致敬
 
  关于21世纪究竟是哪个学科的世纪,有种种不合的说法,此中良多人以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往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付与了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以合格雷格·塞门扎,因为他们在“理解细胞如何感知并顺应氧气的作用机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与旧年心思学或医学奖关注肿瘤免疫疗法相通,往年这个奖又一次与癌症医治无关。
 
  同时,今年失去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讨来自物理宇宙学与太阳系熟手星的创造。这是人类在浩荡宇宙中计议生命伙伴的奋力,是人类对回覆“自身是不是广袤宇宙中独一辈子命”题目的尝试。
 
  无论是在细胞尺度的微观天下,还是在宇宙标准的微观全国,人类最明确与最生疏的都莫过于生命本身。而真正远大的科学索求,其目的不是为了求名得利或过甚其词,而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为了在试探生命微妙的同时,向生命致敬。
 
   
  (function(){ var ad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adScript.src = '//d1.新浪.com.cn/litong/zhitou/sinaads/demo/wenjing8/js/yl_left_hzh_20171020.js';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adScript); })();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