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江西省:推进华能瑞金二期、赣浙国华信丰电厂等多个大型煤电项目(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09
摘要:3.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实施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生态培育工程,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数据采集、存储、挖掘、交易、应用、安全等大数据和云计算企业,打造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产品体系。加快建设一批云计算应用工程,

3.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实施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生态培育工程,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数据采集、存储、挖掘、交易、应用、安全等大数据和云计算企业,打造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产品体系。加快建设一批云计算应用工程,引进云计算服务龙头企业,建设综合型云计算公共平台,依托各类大数据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弹性计算、存储、应用软件、开发平台等研发和服务,推动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4.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沪昆、昌景黄等高铁,构建昌抚、昌新宜、昌景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强化南昌医药创新资源与宜春、抚州、吉安、新余、景德镇等地医药产业联动发展,打造医药产业创新链,加快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5.新能源产业。发挥高铁快速连通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优势,积极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先进技术,提升新余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大学光伏研究院的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光伏新能源产业多元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有影响力的上饶-南昌-新余产业示范带。借助江西省动力电池及其材料重点实验室、孚能科技、金力永磁等单位的研发能力,加快突破动力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永磁电机材料关键技术,着力提升动力锂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

6.节 能环保产业。沿京九、沪昆高铁沿线,重点打造发展节 能环保装备制造、节 能环保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三大节 能环保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螺杆膨胀机产业基地、节 能家电产业基地、高效节 能电机产业基地、环保锅炉产业基地、水污染治理设备产业基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材料产业基地、节 水监测仪表产业基地、废旧家电和汽车回收产业基地、再生铜产业基地十大节 能环保产业基地。引导企业应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培育或引进一批核心技术成熟可靠、市场占有率高的节 能环保龙头企业和配套能力强的综合服务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涵盖装备制造、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节 能环保产业体系。

(三)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1.石化产业。充分发挥九江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深度挖掘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潜力,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打造石油炼化一体化基地。围绕推动石化产业规模化、全产业链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挥骨干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加大力度开展小化工企业清理整顿,加速落后产能淘汰。

2.建材产业。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加强材料集约利用、废料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材料)消耗和污染排放。引导企业改进生产线,提高自动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推进建筑卫生陶瓷产品数字化设计、三维(3D)展示和网络化定制,推动大型建材企业生产装备机械化,重点在水泥产业推广智能化装备,建设智能示范工厂。打造高安、丰城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和萍乡电瓷、工业陶瓷产业基地。

3.纺织服装产业。以服装、棉纺织、化纤、针织、麻丝产业为重点,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实施智能制造、绿色改造、全网营销,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企业绿色化发展、集群品牌化发展。选取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创新水平较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进行跟踪培育,加快打造国际知名品牌,鼓励企业以参股、并购等多种形式与国际设计机构、品牌运营机构、国际品牌企业合作,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加强万年、于都、奉新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加强与转移地企业在纺织产业的后加工及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商业流通等方面的协作。

4.钢铁产业。借助高铁快速通达优势,加强与国内知名钢铁企业的技术、产品、人才等方面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钢铁装备水平、技术创新支撑能力和产品质量,加大中厚板材和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力度,优化建筑钢材和板材的产品结构,延伸钢铁产业链条,提高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推动钢铁产业与有色金属、汽车、高铁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国内知名的集钢铁冶炼、精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带。到2025年,实现全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优特钢比例提高到25%以上,污染减排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5.食品产业。突出特色和优势,重点做大粮食精深加工、畜禽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等优势产业,做强特香型酒酿造、果蔬深加工、水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做优茶叶及深加工、茶油及副产品加工、营养和保健食品制造等高附加值产业。优选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进一步壮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加工水平,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在优势区域培育一批产值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着力发展一批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品牌影响力强、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引导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原产地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商标的认证、登记与申请。支持骨干企业创建知名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建设高铁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一)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现代物流带。

在沪昆、京九高铁的带动下,充分释放全省铁路运能,加速发展大宗物资、高铁快运等铁路货运业态,科学配置全省物流资源,发挥铁路低成本、大批量的运输优势,实现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协调运作。鼓励物流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物流资源,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示范效应显著的现代物流企业。鼓励采用新能源物流车辆、铁路集装箱等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和节 能型绿色仓储设施,探索发展低碳绿色物流。推动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物品全程追溯、在线调度管理、智能库存监控等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智慧物流。

围绕交通枢纽、节 点城市、大型商品集散地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物流产业集群,以建设鹰潭陆港型、九江港口型、南昌生产商贸服务型、赣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接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向塘综合铁路枢纽、赣州南康家具、九江水运、樟树医药、鹰潭有色金属等20个物流示范产业集群,发挥规模带动效应。在重要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综合服务型、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在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建设能矿、资源深加工、建材、轻工等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在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建设口岸服务型物流园区,在主要城市周边建设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在特色农产品产地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发挥集聚效应。支持南昌、九江、赣州、吉安创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动跨境电商物流发展。

(二)建设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地。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