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配电网建设,加快实施中心村电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等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逐年提高乡村配电网供电能力和质量。加快居民小区和公共服务领域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供应覆盖面积,增加居民生活用气规模。推进农村大型沼气工程建设。 (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加强散煤治理,推广清洁型煤替代,创新用能模式,推行“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按照国家要求,在确保气源落实、不与民争气的前提下,有序实施“以气代煤”“以气代油”,优先发展可中断、可压减的替代项目。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基本完成典型区域、典型行业电能替代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列入计划的燃煤(油、柴)锅炉改造任务,逐步淘汰公共事业单位小型燃煤(油、柴)锅炉,加快推进“无烟”风景区建设,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积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新能源汽车运行设施体系。促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减少煤炭消费。 第五章 蓄集两轴驱动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高铁及站场枢纽作用和经济带通道作用,强化高铁的快速、便捷、集聚效应,以重点城镇和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高铁沿线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推动高铁沿线城市产业合作和协同创新,构建具有优势互补、协同配套、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集聚带。 第一节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优势产业集群。 1.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围绕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目标,重点依托京九高铁南北大通道,统筹沪昆高铁沿线重点区域,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中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布局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绿色生态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和创新空间,建立适应创新资源跨界流动的产业创新协作机制,形成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错位发展格局。培育形成移动智能终端、半导体照明、数字视听等产值规模千亿级的优势领域,探索培育新型光电显示、关键电子材料、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物联网等产值规模五百亿级的细分领域。 2.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强化沪昆高铁资源要素集聚作用,充分发挥鹰潭“世界铜都”产业优势,增强南昌资源整合和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发展铜全产业链条,打造世界级铜冶炼、精深加工及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集群。借助京九高铁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和研发机构,立足赣州的资源优势,高质量打造“中国稀金谷”,设立中科院稀土研究院,谋划创建稀土科技与材料国家实验室,推动钨和稀土产业向新材料领域转型,重点发展新型、多功能、特种材料,延伸配套产业链条。以产权为纽带,采取合资合作、并购重组方式,有效整合上下游企业,培育一批全产业链大企业集团,把京九沿线(昌吉赣)打造成为全国钨产业和稀土产业研发、生产、应用基地和贸易中心。 3.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南昌、九江等装备制造基础,发挥高铁及普通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运输优势,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大力引进和发展船舶、机械设备、变电设备、电瓷、电机等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高端化、多元化和智能化,形成全产业链、高端化的国内一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南昌轨道交通车辆组装生产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建设,重点引进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信号系统、通讯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配套产品制造企业。依托江西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新型材料、线缆、微电子设备、高精度电气控制设备等配套产品,提高零部件本地配套率。 4.汽车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高铁快速通道的潜力,吸引深圳、广州等地区汽车产业研发人才和高级技工,加强全省汽车产业创新和生产能力,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以智能网联汽车和节 能汽车为重点突破口,加快推进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能源交通、材料环保深度融合,相关配套零部件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以南昌、上饶、九江、景德镇、赣州、抚州、萍乡等生产基地为龙头,促进产业链条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国内一流的整车制造基地、国际一流的锂动力电池基地。到2025年,京九沿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企业超过150家,整车生产能力达到30万辆。沪昆高铁经济带汽车产业实现年产能突破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40万辆。 5.航空制造产业集群。依托研发环节 基础优势,强化昌景黄高铁同城化效应,推动南昌、景德镇航空双城协同互补发展,继续巩固和扩大航空制造产业在全国的传统优势,积极参与全球航空制造业分工合作,着力提升大飞机及零部件制造水平,延伸运营和服务价值链,构建航空制造、民航运输、通用航空、临空经济“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建设教练机、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航空产业集聚区,打造技术领先、平台开放、优势互补、多元融合的世界知名航空产业集群。到2025年,航空装备制造技术实力大幅提升,形成千亿级南昌-景德镇航空产业走廊。 (二)培育发展新兴先导产业。 1.移动物联网产业。加快布局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南昌市、鹰潭市等在全国率先开展5G试验网建设。推进广电无线物联网(NGB-W)试点建设,加快重点行业物联专网建设,推进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规模部署,实现窄带物联网(NB-IoT)/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5G三网共存和大范围推广应用。强化推动移动物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面向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配件、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基础较好、转型升级需求迫切的行业,加大力度开展设备互联、产品监测、物料追溯、智慧物流、能源与环保检测等移动物联网应用,率先建成全国移动物联网基地。 2.VR产业。围绕打造VR产业“江西高地”,深化VR技术在各领域、各环节 应用、渗透和融合。以高铁VR培训、高铁人流大数据分析等为重点方向,深入实施“VR+”示范试点工程。充分发挥世界VR产业大会平台作用,把江西打造成为VR产业集群高地、VR技术创新高地、VR应用示范高地、VR人才集聚高地、VR政策环境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