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柔和坚韧,交织在昆山人性格中。老一辈创业者当初为一个项目,可以跑102趟南京,小面包车没空调,在车厢里铺上厚厚的报纸,开一段路就下来给报纸上浇一桶水降温。靠着这股劲,昆山很快赶超了东部沿海多个国家级开发区。 “昆山之路”创始者、87岁的原市委书记吴克铨回忆,当年听说一家日本企业计划在苏州投资,他立刻赶到苏州轻工局,恳请把昆山加入外商考察名单。“我说给昆山一个机会,试一试。但心里笃信,只要他们来了,就一定走不掉!”老书记平缓柔和的语气中透着坚毅和自信。 澜起科技是国内芯片龙头、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2017年落户昆山,2019年初投入运行。目前人数不到300人,其中60%为研发人员。夏驾河科创走廊的一幢科技创业大厦,交给澜起免费使用5年,今后还会吸引其他企业入驻,逐步打造产业链,体现出昆山政府招商的诚意和做事的力度。 昆山市区的金鹰大厦最高处251米,站在此处眺望,931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大部分可见,建筑错落有致,绿地穿插其间,古老的吴淞江、娄江穿城而过。东眺上海、西望苏州,正是学习和追赶的目标。 充满韧性的昆山,不掩饰继续当领跑者的雄心。祖冲之曾这样描述做学问的态度——“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恰似昆山人做事风格,这也正是昆山的底气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