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重心在产品和服务,而华为和高通的重心在5G以及与5G有关的芯片上面,三星作为硬件巨头,以及四家当中研发经费最高的公司,基本所有领域都有涉猎,但无论5G还是芯片标准的建设上又似乎总欠缺一点与另外几家最强领域争锋的火候。 2019年是5G元年,但这个元年在今天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下,让5G前夜梭哈在物联网标准化上的战局要远比我们看到的更为复杂。 以华为为例,2019年7月31日,华为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数据业绩,其中以手机为主要产品的消费者业务收入达到了2208亿元,占到了华为整体营收的55%。 与财报相符的手机数量报告是:2019年上半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达到1.18亿台,同比增长24%。 但这一数字因为包含华为第一季度的暴涨红利,所以剔除第一季度的数据之后,华为手机在2019年第二季度的出货量同比增长实际只有8.3%(去年同比增长率是40.9%),而这其中国内市场为华为贡献了62% 的出货量,海外市场暴跌。 手机作为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代表,虽然不是华为的利润重心,但却担负着华为布局物联网的先锋兵使命。而从华为最近两年的财报数据来看,尽管华为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已经下降。 对此,华为内部其实也早有察觉。 比如在今年上半年财报发布后,华为董事长梁华表示:“五月份之前,华为收入增长较快,‘实体清单’之后,因为存在市场惯性,也取得了增长,但华为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大。” 和华为一样境遇的是三星,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三星在手机市场实现逆势增长,一直稳居世界老大的位置许久之后,除了华为这个挑战者之外,也再难看到新对手。 只是,今年7月随着日本与韩国爆发贸易冲突,日本对韩国的半导体和屏幕产品进行关键原材料禁运后,三星的半导体业务立刻受到了重创。 据悉,三星在2018年的利润有75%来自芯片销售。过于依赖芯片产业,让三星利润受挫背后,可能直接动摇三星在全球研发投入第一的霸主地位,以及其在5G标准布局上的后续投入。而在此之前,韩国凭借三星的发力,领先全球实现了非独立组网的5G建设。 (图片来自风闻) 至于高通和苹果,更多的挑战来自企业的内因而非外因。 比如,苹果的利润构成过于依赖手机销售带来的直观利润,而从历年的全球手机出货量报告来看,缺乏创新的苹果,其手机下滑已成定势。 为此,资本市场的反馈最能说明一切:去年苹果最高市值1.12万亿美元,但进入2019年后,苹果的市值一直都在万亿美元以下徘徊,甚至5月份曾跌至8000亿美元的区间,而股价暴涨暴跌背后,难掩市场对苹果公司在未来的担忧。 和上面三位的境遇相比,高通应是四家企业中最稳的存在。虽然进入2019年后,占据了全球手机市场份额超过50%的三大手机巨头,苹果、三星和华为都在逐步进行去高通SOC化的动作,但对高通公司而言,手机SOC只是高通整体收入中的一小半。 高通真正的收入来源源自对所有移动网络设备的“高通税”,所以即便出现全球所有手机厂家都不采用高通SOC的极端情况,高通公司也依然能在别人制造的电子设备上继续收税。 和高通专利进行过对抗的公司有两家典型的代表,魅族和苹果。 其中魅族曾经以为可以使用联发科的SOC绕过高通,但最终在2018年乖乖交齐了罚款;而苹果凭借自研处理器以及与英特尔合作避开高通,但最终在2019年的和解证明:苹果不仅补齐了高通曾经受到的“委屈”,还为高通股价平添了一把薪火。 高通与华为的标准战 高通这家体量最小的公司,霸道至此的原因,则在于高通是5G的真正主导者。 这种主导地位,给了高通使用5G标准的最大自由权和话语权。比如在高通的物联网布局中,汽车作为当下物联网的重要一环,高通已经拥有不低于30亿美元的芯片订单。 而围绕高通汽车联网系统进行二次编程及设备生产的公司,如今已经和当年手机市场一样初具完整的模样。这一速度,比起华为刚刚成立车联网部门的动作,终归要快了不少。 据为高通进行汽车车载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介绍:高通在手机及通信领域的常年积累,为高通攒下了不少可以平移到其它非手机设备的底层技术,比如AI、基带、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设备安全状态监测等等。 (图片来自搜狐) 这些高通已经验证过的技术,也是目前汽车企业要想实现车联网所最需要的技术之一。所以,基于高通与全球通信运营商的良好关系,当有人直接把一套完美方案拿到你面前,你会拒绝吗? 据高通高管曾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透露,高通目前的物联网建设主要围绕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进行打造。 硬件方面,在主打的NB-IoT、eMTC的调制解调器中做了ARM Cortex A7微控制处理器,并集成了操作系统。 软件部分,高通做了LTE IoT SDK,包括API和软件层。简单来说就是把开发系统需要的功能都进行了打包,使开发人员可以简单上手、易于操作。 而结合高通过去的动作来看华为,华为在开发者大会鸿蒙OS上所做的事,其实是高通标准化动作的进一步延伸。 和高通相比,华为因为拥有手机、电脑及物联网设备这一终端优势,所以华为上来后直接做了标准化更高的鸿蒙OS,并通过海思的硬件配合,试图打通万物互联互通的“鸿蒙”法则。 据一位技术人员介绍:因为华为在海思和鸿蒙之间跨越的流程更多,所以华为做的事,比高通更难。需要华为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都是高通现有物联网动作的数倍不止。 以目前的动作来说,高通的物联网更多在B端,而华为的物联网更多兼顾了B端和C端两个市场,在进行同步推进。 所以,表现在物联网的布局速度和深度上,高通更快也更深,而华为则更稳也更全。 事实上,为了给鸿蒙OS这项宏大的工程提供动力,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数据公布后,华为也顺便宣布了预计投入1200亿作为研发经费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