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聚焦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适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的行业范围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对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继续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二是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源头供给,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狠抓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政策落实,修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推进基于绩效、诚信和能力的科研管理改革试点,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推行科研经费后补助制度,鼓励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新增支持58个实体经济开发区打造特色载体,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三是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加快运作,对融资担保金额100万元及以下的业务免收再担保费,基金再担保业务规模超过1400亿元、担保户数约8.59万户。完善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政策,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上限均提高50%,对金融机构贷款及时足额给予贴息保障。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对上一年度年化担保费率不超过2%的省份进行奖补。四是持续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有效供给。支持“镰刀弯”地区调整种植结构,启动实施马铃薯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发展马铃薯产业链。在10个省份开展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政策,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将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保障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 (三)继续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在巩固已有成果基础上,加大补短板、强弱项力度,集中力量支持,实施精准攻坚。一是有效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开好“前门”,截至7月底,累计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25530亿元,占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82.9%,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创造了条件。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做好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允许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确保法定债券不出任何风险。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发行定价机制,顺利开展柜台发行试点。妥善应对融资平台公司到期存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实行常态化监控、定期研判,落实问责机制。二是大力支持脱贫攻坚。严守现行脱贫攻坚目标标准,多渠道增加相关转移支付并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倾斜,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60.95亿元已全部下达,增量重点用于“三区三州”以及“三区三州”之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着力支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出台对企业扶贫捐赠支出所得税税前扣除、扶贫货物捐赠免征增值税、政府采购支持脱贫攻坚等政策,调动各方帮扶积极性。深入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完善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落实扶贫项目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要求,全面加强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管理。三是积极支持污染防治。集中政策、资金打好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标志性重大战役,1—7月节能环保支出3433.71亿元。扩大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范围。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政策,深入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加强以渤海为重点的近岸海域保护。大力支持生态保护与修复,围绕重点生态功能区已累计支持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完善绿色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启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目录修订工作。 (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坚持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是促进稳定和扩大就业。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547.28亿元已全部下达,用于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力度,部署做好失业保险基金支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工作。提高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额扣减额度,扩大享受政策优惠的企业范围。二是支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巩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重点支持地方消除城镇“大班额”。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实施并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调剂比例进一步提高至3.5%,今年中西部地区及老工业基地省份受益规模将达到1500多亿元。推动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报销比例提高到60%,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336.4亿元已全部下达。支持提升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出台罕见病药品、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增值税减免政策,加大对养老、托幼、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的税费政策优惠。四是支持基本住房保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1—7月全国共改造开工207万套,开工率71.6%。今年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安排中央补助资金,支持改造建设小区水电气路等配套设施。继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五是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引导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积极支持北京冬奥会筹办和国家队备战奥运等工作。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