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财政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24
摘要:财政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请审议。

一、预算执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各地区各部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落实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关于预算的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就业比较充分,精准脱贫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在此基础上,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623.08亿元,增长3.1%,增幅同比回落6.9个百分点,主要受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7963.26亿元,增长9.9%,增幅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保持了较强的支出力度。收支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减税降费效果持续显现,税收增速大幅回落。1—7月,全国税收收入增长0.3%,增幅同比回落13.7个百分点。分税种看,国内增值税增长5.4%,增幅同比回落9.5个百分点,主要受去年降低增值税税率政策翘尾和今年增值税新增减税效果进一步放大等影响。企业所得税增长4%,增幅同比回落9.4个百分点,主要受提高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等影响。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5%,增幅同比回落16.5个百分点,主要受一般贸易进口增速下降、下调进口货物增值税税率等影响。个人所得税下降30.3%,增幅同比回落50.9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调整税率的政策翘尾和今年增加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效应叠加释放。涉及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六税两费”同比下降。

二是涉及降费政策的有关收入继续下降,多渠道盘活资金资产带动非税收入增加。1—7月,包括教育费附加在内的专项收入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在去年同期下降3.1%的基础上,今年同比又下降0.8%。同时,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应对减税降费带来的收支平衡压力,大力盘活国有资金和资产,带动相关收入增加,全国非税收入增长24.8%,主要是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中央财政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以及部分中央金融企业分红收入同比增加,合计占全国非税收入增收额的61%,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15.1个百分点。

三是中央和地方收入增速均明显回落,地区间收入增幅分化。1—7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增幅同比回落8.3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增幅同比回落5.5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增长3.4%、5.4%、0.7%、-1.4%,增幅同比分别回落4.9、5、7.1和7.8个百分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的有3个;个位数增长的有17个;收入下降的有11个,下降的省份比去年同期增加7个。

四是财政支出保持较快增长,重点领域资金需求得到较好保障。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比6.5%的全年预算增幅高3.4个百分点,支出进度为58.6%,比序时进度快0.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9608.32亿元,增长9.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8354.94亿元,增长10%。截至7月末,中央财政拨付转移支付资金为预算的64.9%,比序时进度快6.5个百分点。重点支出预算执行较好。教育、科学技术支出分别增长9.6%、17.7%。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7.9%、8.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7.4%。农林水支出增长10.3%。中央基建投资预算下达5334.33亿元,为预算的92.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38691.24亿元,增长5.5%。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2276.59亿元,增长3.1%;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36414.65亿元,增长5.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长3.1%。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44445.72亿元,增长33.8%。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本级支出1309.36亿元,增长43.1%,主要是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增加较多;地方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43136.36亿元,增长33.5%,主要是提前下达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发行进度大幅提前,相应支出加快,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增长9.4%。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1—7月,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83.49亿元,增长68.5%,主要是加快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审核与缴库进度。其中: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41.73亿元,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841.77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25.3亿元,增长7.3%。其中: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447.9亿元,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77.4亿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医疗保障局初步统计,1—6月,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1167.7亿元,增长10.2%。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4115.12亿元,增长16.3%。截至6月底,基金累计结余96734.51亿元。

总的看,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有力保障了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同时,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落实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预算决议情况

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贯彻预算法和《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落实全国人大通过的预算决议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点领域的支持,狠抓预算执行管理和财税体制改革,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一)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实施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减税降费政策。据统计,1—6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1709亿元,其中今年新出台减税政策共计减税5065亿元,在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市场预期,促进企业加强研发、增加投资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深化增值税改革。4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10%的税率降至9%,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计抵减,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4—6月减税3185亿元,所有行业均实现减税,其中制造业减税效果最明显,减税1389亿元,占比超过四成。二是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政策范围覆盖95%以上的纳税企业。1—6月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政策减税1164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减税额占88%。三是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1月1日起,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开始实施。1—6月减税302亿元,5190.5万纳税人享受该项政策。提高个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实施专项附加扣除,累计有1.15亿纳税人无需再缴纳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四是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至16%,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明确各地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1—6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缴费减少超过1280亿元。同时,减免、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规范有关政府性基金。为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中央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超过7.5万亿元、增长9%;地方政府也深挖潜力,拿出实实在在举措,确保减税降费各项政策落地。

(二)推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