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规划起点高,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城市功能基本形成。我们有信心,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在这寸土寸金的地区一定能够飞出新的“金凤凰”。 【中国证券报】 MSCI指数季度评议在即,官网显示,MSCI于6月剔除了四只A股个股。基于可投资性方面的考量,MSCI在6月剔除了4只个股,包含、、、(康美药业)。 【人民日报】 受访专家和市场人士表示,虽然近期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但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对外开放持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提升,国际收支总体平稳,充足,能够支撑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中国】 至8月6日21时,已有32家上市券商发布7月月报。与6月满盘红不同,7月呈现明显分化。有上市券商业绩提振明显,超越海通、国君跻身第二,成为行业“黑马”;也有券商业绩下滑明显,甚至出现单月亏损。、、为7月业绩前三名,其中中信建投13.86亿元单月营收、6.18亿元单月环比、同比均有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增幅。 【中国证券报】 在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鸣锣上市仅仅过去17天后,备受市场期待的第二批科创板公司定于8月8日挂牌上市,它们分别是、。 【证券日报】 随着政策逐步明朗和完善,深沪上市公司热情持续高涨。数据显示,2016年两市共11家公司披露回购方案,2017年为39家,而2018年激增至511家,2019年前7个月两市超过150家公司披露回购方案。截至今年7月底,深沪两市上市公司的回购金额已经接近2018年全年的六成。 国际资讯 【第一财经】 美东时间周二,美股高开低走,道指一度转跌。随后三大股指悉数反弹,道指涨超300点。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1.21%,标普500指数涨1.30%,指数涨1.39%。 【上海证券报】 从“黑色星期一”到周二开盘的弱反弹,经历了跌宕的48小时。多位分析人士表示,美联储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及全球宏观经济前景不明也对股市形成了一定压力。展望后市,市场人士预计,短期或仍将持续震荡。 动向 【证券时报】 在多重因素作用下,近期黄金表现强势,从黄金期货价格到黄金股全面上扬,多只基金受益净值逆市飘红。展望后市,部分公募人士认为,长期来看,金价仍处于底部区域,近期若回落或是入场良机。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市场上涨伴随着不确定性,在美元指数、美债等保持高位震荡下,黄金上涨的动力或将减小。 【上海证券报】 首家外资绝对控股公募基金终于揭开面纱。据悉,方面在本周二早间回应媒体询问时,确认获得了上海信托早前转让的2%的股权。这意味着,摩根大通在已持有上投摩根49%股份的基础上,将持股比例增加到51%,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绝对控股的公募基金。 【上海证券报】 受多重因素影响,8月7日跌破2800点关口。在基金看来,市场仍需消化利空,振荡磨底。投资布局上,基金建议回归盈利,布局半年报业绩突出的板块,以及受益于科创板催化效应和政策支持的科技板块。 【中国证券报】 年中之际市场出现持续调整,此前基金机构抱团的消费板块等频频曝出业绩不及预期等风险,资金抱团持续松解。此外,受科创板等利好因素影响,科技板块逐渐成为机构资金关注并看好的对象,引来市场资金新一轮的集中持有。 【证券时报】 近期,正密集布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线。自7月下旬以来,在短短半个月里,就有8家基金公司上报了十多只ETF及联接基金。从上报的产品中能够看出,各家公司对于ETF的布局明显趋于细化和特色化。 【证券时报】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首批浮动净值型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根据相关指导意见,或在9月10日之前陆续成立。 【证券时报】 在近期股市单边下跌的行情中,有一类基金显示出其独特的避险优势,那就是量化对冲基金。近期量化对冲基金全面跑赢市场,不少产品还逆市取得正收益。从量化对冲基金的策略来看,不少近来都提升了对冲比例。 【中国证券报】 近期不断有知名白马股“爆雷”,令不少价值投资类私募损失惨重。因此,不少私募均开始紧急“排雷”。从诸多私募的观点来看,深耕白马股的基本面和扎实的研究才是排雷的最关键环节。 【证券时报】 随着市场行情的演绎,今年以来指数、科创主题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的“爆款”基金陆续出现,在这类爆款热潮消退后,下半年以来定开债基接力,在其他各类基金销售乏力之际崛起为新的“爆款”产品。 债券动向 【证券时报】 近日,人民、证监会、银保监会(简称“一行两会”)联合向各银行、沪深交易所、中国结算发布通知,扩大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参与现券交易的银行范围。 【证券日报】 美元债的发债——部分房企正在引入外汇掉期交易稳定融资成本。记者在13家今年发债的房企中随机采访了6家并获悉,有1家房企已经进行套期保值,另有1家房企表态在换汇时将会进行风险对冲,其余4家房企因各种原因表示无需此项安排。 【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