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全媒体记者 周俊鹏 能人效应带动贫困户脱贫 5月26日上午,我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媒体县区探访记者采访团来到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镇司家窑村李让焕的养蜂基地,李让焕正在查看他那一百多箱土蜂酿蜜情况。时下,正是蜜蜂采花酿蜜的好时节,李让焕揭开一个蜂箱盖,小心翼翼地用双手从蜂箱里任意提出一片蜂巢,提在眼前端详,然后对站在周遭的记者满意地说:嗯!酿的蜜还不错。盖好蜂箱盖,他习惯性地拍了拍手,把记者们领到家。我们一进院子,便被院子里各种奇形怪状郁郁葱葱姹紫嫣红的盆景植物所吸引,看到记者围着五花八门的盆景植物拍照,李让焕就忙里偷闲拿着喷壶给盆景植物浇水,他一边浇水一边饶有兴趣地介绍:这盆是何首乌,能卖300块钱,那盆是黄精。此时此刻,我才从他那张黝黑而朴实的脸庞上看到了一个农民的自豪和满足。 (靠种植药材脱贫的李让焕如今玩转起了药材盆景栽培) 李让焕家原来也是贫困户,可他不甘贫穷,不甘落后,自学掌握柴胡种植技术,发展柴胡种植产业,2015年在司家窑村率先脱了贫。从贫困中挣脱出来的李让焕本来可以松口气歇歇脚,可身后那些贫困村民眼巴巴地看着他,他们脱贫的愿望非常强烈,李让焕的心被触动了,他主动给乡亲们赠送柴胡籽,带着乡亲们一起干。2018年,李让焕注册成立了百草农民专业合作社,药材品种由单一的柴胡种植扩展到黄精、何首乌、金银花、附子等,脱贫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稳。李让焕种药材不走寻常路,别人种何首乌论斤卖,他把何首乌移进花盆,精心修剪制成盆景当花卖,价钱自然高。2019年,仅柴胡一项,司家窑村的种植规模达到650亩,户均收入3万元至4万元。金台区政府以奖代补拨付20万元帮助李让焕发展产业,帮助他在家门口建起彩钢厂房解决柴胡晾晒问题,多方协调促成李让焕与几家大型制药厂签订了收购协议,解决了销路问题。李让焕感慨地说:是区上的好政策让我发展起了如今的事业。我也要带着更多人走上致富路,才算对得起这好政策哩。 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助推贫困户脱贫 蟠龙镇韩家村有12个村民小组,3424人,贫困户103户326人,村集体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近年来该村不断摸索发展,紧扣区上三变改革步伐,积极开展清产核资、股权量化,盘活村集体资源,发展产业谋出路,开发岗位创增收。2018年成立了韩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帮扶单位金台区绿化站的指导下,建起了15亩的花卉苗木园,为原鲁家村贫困户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18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人均年分红500元。2019-2020年,该村共流转土地700余亩,建起了150亩苗木种植园区、90亩蔬菜种植园区(其中有15座大棚蔬菜)、400亩水蜜桃种植园区、80亩中药材种植园区和30亩的花卉基地,累计投资700余万元,先后争取到中、省、市、区产业扶贫资金416万元,壮大了该村集体经济规模实力,连续两年来共带动全镇180余户贫困户参股合作社,吸纳20余户贫困劳动力在合作社常年务工,60余户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合作社季节性务工,合计发放务工工资60余万元,实现贫困户人均年增收700元。同时,该村发挥支部带头,党建引领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帮扶单位区农经站协助下,通过扶志扶智,帮助该村建档立卡脱贫户宋敏杰自主创业,于2019年3月成立了飞沃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开展飞防作业4.8万亩,实现收入38万元。一下子从一个脱贫户变成了全村的万元户,不仅自己脱了贫,还给身边的贫困户树立了自立自强的脱贫典范。脱贫后的宋敏杰没有忘记党的恩情,疫情期间,他又自愿每天为蟠龙镇韩家村、塔寺头等村免费开展消杀作业,以实际行动回报党恩乡情。 金台区的贫困村全部像韩家村一样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这种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的性质既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股份制的。这样一来,全区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每个村特色产业基地均在4个以上,全区贫困户户均产业收益增加4000元以上。全区合作社从2016年的52户发展到现在的158户,省市示范社从12个发展到26个,中高级职称职业农民从16名发展到76名。 以贫困户资金参与合作社经营,既实现资产合作收益,又可以就近取得劳务收入,支持发展集体经济,让村级实施差异化扶助,使其规避偶发贫困风险具备了调度能力。 特色产业拉动贫困户脱贫 金台区在硖石镇董家村、六川店、何家坡等村大力发展以柴胡为主的万亩秦药基地,推进中药材基地规范化建设。今年新增柴胡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万亩,总数达到3万亩。700多户贫困户自主发展柴胡、花椒,户均年增收5000元,对自主发展落实单户补助。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引入高校科研院所在硖石设立科研基地、实训基地,谋划中药材深加工相关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六川店、董家村、三星村等示范基地,激励发动能人带动,完善产业布局,促进药材产业产值突破6000万元,成为条件较差地区稳定脱贫增收的一个主要支撑。 设施农业助力贫困户脱贫 2016年以来,金河镇永利村积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个,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015万元;新建水气循环沙培大棚10座,面积35亩,其中:日光温室鲜食大棚4座,棉被高温拱棚6座,种植的普罗望斯西红柿2棚,千禧、粉贝贝圣女果2棚,乳瓜4棚,网纹甜瓜1棚,羊角蜜1棚。村党支部书记宁广红告诉记者:目前,我们的瓜果蔬菜产销两旺,预计能收入300余万元。永利村的设施农业带动8村214户贫困户644人分红29.4万元。 (村民在永利村乳瓜水气循环沙培大棚里作务) 由于永利村设施农业成效显著,金台区在全区推广永利村沙培技术等新优农业生产技术,在金河镇宝丰、陵原、陵玉和硖石镇五七村、蟠龙镇韩家村等发展优质蔬菜种植基地,建设蟠龙青禾等两个田园综合体,并积极谋划建设有规模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延伸新鲜果蔬产业链条,全区设施农业增至1000多亩。 观光农业牵引贫困户脱贫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金台区委区政府把旅游+产业扶贫放到全区大局中谋划定位,促进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使乡村旅游成为带动周边农民脱贫致富的新生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