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流尽一身汗 永葆“南郑蓝”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02
摘要: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南郑区大河坎镇重拳出击铁腕治霾过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他们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永葆南郑蓝。环卫所里的父子兵凌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南郑区大河坎镇重拳出击铁腕治霾过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他们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永葆南郑蓝。

环卫所里的父子兵

凌晨4点,世界还笼罩在一片夜幕之下,家住南郑区大河坎镇渔营社区的鲜志俊已经悄悄骑着环卫车来到了大河坎利民路和南大街。全年无休,凌晨4点上班,下午6点收工,晚上8点休息,这样的生活,65岁的鲜志俊已经坚持了11年。负责区域餐饮商户和水果摊众多,但鲜志俊任劳任怨,从未与人起过争执。

没想到2013年冬天,老实本分的他却差点惹了事。那天负责清扫南郑大道的同事家中有事,鲜志俊替他执勤,快下班时遇到另一位同事受到醉汉骚扰,他立即上前劝解,见他多事,醉汉突然从腰间抽出一把刀,拍了拍鲜志俊的肩膀,见势不妙的他跨过绿化栏狂奔百米,醉汉见追不上,顺势将刀甩出,刀在身后哐啷一声落地,鲜志俊的心狂跳不已。恢复安全的鲜志俊第一时间向所里报告了此事,又挂念着自己的环卫车还在原地,观察到醉汉走后,他赶紧把车骑了回来。丢什么也不能把车丢了,这是我的作战武器。老鲜笑着说,脸上的沟壑尽染岁月风霜,在阳光下无限蔓延。

所里给交了养老保险,现在保险和工资加起来一个月能领3000多,很满足了,唯一的遗憾就是当年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女儿考上大学没钱去上,所里照顾我,把她安排在镇政府打扫卫生。说起女儿,老鲜眸子里的光暗了下来。女儿鲜敏今年40岁,曾因家中经济困难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失之交臂,后来成了环二代。谈起她,大河坎镇政府工作人员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7年来,她勤勤恳恳,事无巨细,意识不清的群众在卫生间制造了满墙污秽,她戴上手套一点点处理干净;大雨天她穿上雨衣雨鞋清扫院落,只为给大家创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没上大学不遗憾,把单位打扫得和家一样干净,让大家能安心工作,让群众对政府大院留下一个干净整洁的好印象,我就十分开心。20年岁月磨砺,当年的遗憾已如过眼云烟,如今的鲜敏已然十分豁达。

2019年,环卫所建立起餐厨废弃物处置长效监管机制,环二代张兵和父亲就负责起了辖区70余家餐饮单位的餐厨废弃物收集清运,每天至少收集8吨餐厨垃圾。隔一段时间,从车厢渗漏的餐厨垃圾,就会把隔板和管道堵实,我就钻进车厢,用手和小勺一点点掏出,气味相当刺鼻。每次都要用4个小时才能将里边的餐厨垃圾清理干净,数九寒天都累得满头大汗。谈起徒手掏垃圾的情形,张兵的鼻子皱了皱。再脏再累的活总要有人干,我开餐厨垃圾清运车6年,从来没有出现一起安全事故。说到工作成绩,这位最美环卫工人很自豪。

宁用一人脏,换来万人洁,是大河坎环卫人共同的信仰。6辆垃圾收集车、4辆洒水车、11辆垃圾专用车、60辆非机动车、104名职工,承担着175余万平方米主(次)道路清扫保洁、洒水降尘,以及辖区内100多个企事业单位、11个村(社区)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收费、环卫基础设施维护、建设管理等工作,日清运垃圾百余吨。

我受这点伤不算啥,兄弟们比我更辛苦

开展铁腕治霾春雷行动以来,大河坎镇城市执法局与市场监管所联合发力,设置流动卖煤劝返点3处,查处无证卖煤车辆282车,劝返城区内卖煤车辆150余车,暂扣燃煤600斤,煤炭清零户从原12户清理至2户。对中心城区餐饮行业炉灶和露天烧烤进行整改,逐街逐户建立油烟整治档案,规范烧烤行业夜间经营时间,取缔燃煤炉灶81个,收缴炉具53具,规范炉具59个,督促安装油烟净化设施120户,下发检查记录表1263份,计划于7月底前整合东昌街夜市零散户,统一入驻裕华欧洲城美食街。

执法局查处三号桥砂石厂,配合区渣土办对渣土、砂石等运输车辆带泥上路、沿路遗撒等行为进行集中查处,配合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检查在建项目32次,出动检查人员78人次,全面落实建筑施工六个100%管理+扬尘排放质量管理+红黄绿牌结果管理联动制度。同时,整改室外喷漆15户,规范洗车商户12户。这些数字背后,都承载着城市执法人和监管人的辛勤付出。

在与城市执法局局长张建林的交谈中,笔者发现他用左手拿东西时似乎总是很吃力。追问之下,这位年过四十的汉子竟然羞涩地挠挠头笑了。在他的左手大拇指上,盘旋着一条蚯蚓似的细线,这是伤口愈合后的疤痕。2019年中秋节,张建林带队清理露天灯箱广告牌匾,因广告牌过重,且刚下过雨,表面湿滑,他的手被不慎割伤,当时就见了骨,血流如注,同事赶紧将他送到市中医院紧急包扎,缝了8针。是夜,他疼得辗转难眠。但当身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劝他在家休养几日时,他当即拒绝了:现在是关键时刻,我不带头上怎么行?兄弟们比我更辛苦。

张建林口中比他更辛苦的兄弟是蒋宝明、庞东和王春波。2017年3人在合力拆除火锅店的帐篷时,长达10米的露天帐篷顷刻倒下,将3人砸伤。事后鉴定,蒋宝明3处骨折,为8级伤残,庞东为9级伤残,王春波伤势最轻,两条腿肿了3个月,又在2019年底拆除道路两旁F杆时,双手被落地指示牌狠狠砸下,右手食指功能受损。不过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很多商户刚开始不理解我们,后来看见我们这么辛苦,反而开始劝周围人配合我们的工作。王春波淡然一笑,眼中尽是欣慰。

男子汉流血流汗不流泪,城市执法队伍里的女将们也不甘示弱。疫情最严重的时候,22名男同志们全部被派往各执勤点排查,8名女队员迅速成立了一支临时女子执法队,由党员赵佳带队,重点开展占道经营纠违、夜市关停检查、农贸市场规范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成为天汉大道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队员许玮家住新集镇,原本每日坐公共汽车上班,疫情期间公共交通工具全部停运,为了不耽误工作,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许玮就不得不起床,带着刚刚拿到手的驾照,一路小心翼翼地自己开车来到大河坎。城市执法管理工作通常在上午7点半以前开始,半个小时的路程,她总能战战兢兢地开一个多小时,却从未迟到过。宋婉榕家有2个幼小的孩子,她每日早出晚归地工作,孩子都留给年迈的父母照料。儿子甚至眼泪巴巴地问她:妈妈,你不去上班可以吗?宋婉榕定定神,温和而坚定地问儿子:你想不想抬头就能看见碧蓝的天空?想不想生活在一个整洁的城市?现在是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不能退缩。这就是妈妈工作的意义。

万米绿化带就是我的地盘,当然得守好

在圣水路口,笔者见到了53岁的黄丽娥。骄阳似火,她带着3名工人在绿化带清理玉兰落叶。我干绿化12年了,负责大河坎26条道路的绿化工作,每天至少跑2个来回,第二天要干啥,头一天都要看好,心里得有数。打开《施工日记》,里边整整齐齐记着黄丽娥每天的工作进展和工人出勤情况。春天防虫除草、施肥修剪,夏天清除落叶、浇水喷药,一年四季的工作,在这位老绿化人心里都有一本账。你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去对待苗木,什么病种打什么药,树木长势不同,药量轻重也不一样,千万错不得。不能亲自在家带孙子,是黄丽娥心中最大的遗憾,她把每一株苗木,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