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副所长 张莉:要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被统称为三品一标。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对吃的要求正从吃饱到吃好转变,而三品一标更是成为吃好的标准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副所长张莉表示,农业农村部为了积极推进安全优质农业产业化进程开展的三品一标品牌提升活动进展显著,但也不乏问题所在,这就要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以满足人们对吃好的需求。 农业农村部为了积极推进安全优质农业产业化进程,于2012年启动了三品一标品牌提升活动,但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品牌提升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三品一标发展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覆盖率高,农产品品牌数量多,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高。而在中部、西部三品一标产品年产量较低,总量难以满足市场需要,整体发展不足、不均匀。市场三品一标以次充好,冒充三品一标现象时有发生,源头追溯管理难。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基层相应的工作人员力量明显不足,工作压力大。三品一标仍有赖于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与外在积极性疲弱。企业只能依赖政策扶助,难以独立发展。三品一标的品牌优势也没有充分体现,产品成本高销售价格却上不去,无法体现优质优价。 对此,张莉代表提出5点建议: 1.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对于中西部地区加大支持力度,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推动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三品一标发展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增加对产地环境监测费的直接补贴,增加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奖补,增加对绿色有机生产资料认定(认定费和产品检测费)的奖补。通过补贴降低三品一标生产成本。 3.提高企业独立自主能力。实施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将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与质量追溯列入奖补。 4.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对农产品品牌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强化品牌农产品质量支撑,通过品牌化发展来提高农业附加值。 5.将三品一标与促进乡村产业相结合。将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作为扶贫重点,加快三品一标基地建设,努力实现乡乡有产业,村村有项目,为农民脱贫摘帽,增收致富树牢产业根基。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副所长 张莉:以中药材产业带动乡村脱贫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不想却赶上了新冠肺炎疫情。而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的作用再次被人们关注和重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副所长张莉表示,发挥巨大作用的中药材广植于我国贫困地区,中药材种植更是这些地区贫困人口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在这些适宜种植中药材的地区发展中药材产业,使之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就可实现贫困地区的内源性脱贫。 张莉代表表示,种质资源是提高中药材质量的关键和源头。多年来,药农只种不选,自繁自用,种质退化、混杂现象严重,导致药材产量低,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直接影响了药材的品质与临床疗效。所以在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以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取得的道地药材才能保证质优效佳。可见道地药材种植的重要性。 张莉代表建议: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野生种质资源保护、生产标准、质量检验、仓储物流、加工研发等体系建设等。强化地方政府对中药材晾晒、科研、加工等用地需求保障,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主要道地药材种植险种,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建议依托种质资源优势区或中药材产业聚集区,因地制宜建设濒危稀缺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开展野生资源保护和抚育,加强野生抚育与人工种植驯化技术研究。引进规模大、实力强的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和中成药生产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原料加工、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优势,深入挖掘道地药材的药用、食用、保健、化用价值,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中药材产品附加值。同时,建立制度保障机制,推动产业变支柱。强化中药材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调度,引导产业做大做强,市场规范有序,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特色高效属性,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实现贫困地区的内源性脱贫。 全国人大代表、万山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负责人 华茜:请给农村销售员多一点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让很多人认为电商的大好时代到来了。果真如此吗?全国两会代表华茜正是在最基层农村从事电商的相关工作,帮助农户、合作社销售农产品,以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推广。华茜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农产品销售的影响不小,虽然她自己是从事农产品电商这一行,但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因为疫情电商更好做了,依然感到压力。互联网经济一定是与实体经济相关联的,实体经济受到冲击,自然会影响到互联网经济。她还表示,这次突发的疫情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老百姓居安思危的能力差,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而企业层面也应加强对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准备和提升,比如疫情下要控制好资金链,首先保证企业的生存,才能谈到之后的恢复与发展。 华茜代表今年带来两个建议:一是关于改善农村上世纪60年代前出生老人的养老问题。这批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事农务劳动的能力在减弱,目前他们的补贴老人钱并不高,而比起生活实际所需还有差距,建议提高这部分待遇。二是关于加强改善互联网营商环境的建议。现在互联网平台很多,各种经营性平台也各具千秋,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可能是平台方面的问题,也可能是个人的,而只有维护好互联网营商环境才能促进其健康良性有序地发展。 对于十三五期间感触,华茜代表表示,乡村产业结构的变化非常明显,传统的农产品正在从产品向商品转变,单一农产品销售正逐步向产业链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变化。此外,在农村,农民的思想正变得更加开放与融合,很多农民在抱团发展,他们可以联合起来,合作生产和经营,以提高收益。 对于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华茜代表希望政府能关注在农村做农产品销售的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时候比农民更了解他们自己,更了解农产品。希望能出台一些政策,对这样的销售员群体予以支持,以助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作出更多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植保站副站长 王华生:未来我会持续关注三农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