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翰森发布首份成绩单 与石药、中国生物制药大PK(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02
摘要:从年报销售数据来看,瑞舒伐他汀钙、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分别实现了7.54亿、9.1亿销售,同比增长15%、16%。但另外三个扩围中标品种,除甲磺酸伊马替尼外,2018年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年报也称,受降价幅度影响,销售

  从年报销售数据来看,瑞舒伐他汀钙、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分别实现了7.54亿、9.1亿销售,同比增长15%、16%。但另外三个扩围中标品种,除甲磺酸伊马替尼外,2018年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年报也称,受降价幅度影响,销售业绩和利润未达预期。

 

  而“4+7”中标品种恩替卡韦分散片彼时以降价95%中标,2019年上半年销售额 16亿元,同比下降 7.83%,该产品2018年销售额为32.6亿元,预计2019下半年销售额下滑严重。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在扩围时丢标,预计市场销售会进一步下降。米内网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恩替卡韦市场份额较2018年下降1.76%至43.45%。

 

  另外,中生的凯时获列入国家辅助用药目录对销售影响较大,2019年前三季度,凯时(前列地尔注射液)销售额为5.04亿元,同比下滑13.73%。

 

  在集采扩围中,石药集团仅有氯吡格雷一个产品中标,取得约39%的承诺采购量,由于石药的氯吡格雷此前市占率不高,预计中标带来正面影响,银河国际估计将该产品中标将带给石药2800万的利润。

 

  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日公布的第二轮集中采购中,石药集团阿莫西林、阿奇霉素、氟康唑、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中标。且近日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原中标厂家BMS因境外检查产品不符合GMP标准被停用,剩余市场可能由石药集团和恒瑞医药瓜分。

 

  而翰森的欧兰宁(奥氮平)和昕维(甲磺酸伊马替尼)在“4+7”集中采购中标后,在全国扩围采购中,再次成功中标。根据米内网数据,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奥氮平在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份额较2018年增加5.54%至66.28%,伊马替尼增加4.63%至11.88%。

 

  不过,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从2018年到2019年,集采使得中标品种销售费用减少,在新药上市未减的情况下,三家公司的销售费用占比均出现了微幅下降。

 

  03 谁跑在前面?谁最有未来?

 

  从近几年的政策偏好来看,国内创新药红利期已经开始。这三家公司也都是从仿制药转向仿创结合,慢慢可能到创仿结合的典型案例。

 

  首要的数字指标就是研发投入。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研发投入接近24亿元,为三家公司中投入绝对值最大的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为10.9%。从投入占比上,翰森制药以12.9%位列第一,而石药集团稍微偏低一点,主要受其他业务影响,若仅算成药业务,该占比为11.2%,同比增长49%,与石药近年的创新药关键词相契合。

 

  除了内部研发,大型制药企业通常通过授权许可或收购等方式,来丰富产品管线及完善创新药中长期布局。相较于中国生物制药和翰森制药,石药集团对此特别青睐,2019年该项活动如火如荼。2019年度与杭州英创医药、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别签订关于 5 个、4个小分子化合物的授权协议;收购永顺科技全部权益,获得其抗体研发平台及管线品种;与上海海和药物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 5 个新药项目;与兴盟生物医药签订关于奥马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授权协议;与上海创诺制药签订盐酸厄洛替尼产品转让协议。

 

  翰森制药则在2019年5月与Viela Bio, Inc签订了CD19单抗inebilizumab在中国开发用于治疗视神经脊髓炎频谱系疾病和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血液恶性肿瘤的合作协定。

 

  其次,从2019年的实现研发成果来看,中国生物制药获得生产批件28件,19个产品获批一致性评价,获得临床批件23 件。新申报生产25件,新申报临床19件,新申报受理一致性评价26件。2019年,本集团新获得发明专利授权83件,新提交发明专利申请341件。

 

  石药集团则取得国内药品注册批件为10件,其中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和盐酸决奈达隆片为首仿上市;在研新药临床批件为16个,并在2019年申请国内专利161件,获授权61件;国外专利62件,获授权9件。

 

  翰森制药新申报及获得临床批件2件,申请上市10件,获批7个新药(包括创新药两项,首仿药四项),新通过一致性评价1项。

 

  最后,在研创新药项目上,中国生物制药走在前列,除安罗替尼外,有39个创新药已经进入临床;翰森紧随其后,23个创新药在研,12个1类新药进入临床;石药集团稍微滞后,18个在研创新药处于申请临床的后期,还未进入。

 

  中国生物制药除安罗替尼外,目前共有 39 个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包括化药 1、1.1 类,生物药 2 类),包括小分子药物 31 个,生物药 8 个。不过化药新药目前多数处于早期临床阶段,进展较快的是 ALK 抑制剂 TQ-B3139,适应证为非小细胞肺癌,为1.1类新药。生物药起步较晚,主要为2类注册产品,其中处于临床3期的主要有PD-L1(TQB2450 注射液)和 3 款生物类似药(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方面,公司与康方生物合作的AK105+化疗均处于临床3期。

 

  石药集团有 300 余项,其中小分子创新药 40 余项、大分子创新药 50 余项、新型制剂 20 余项,主要聚焦在肿瘤、自身免疫、精神神经、消化和代谢、心脑血管系统及抗感染治疗领域。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石药集团及其子公司处在申请临床后阶段的在研创新药有 18 个,17个为1类新药,其中8个是抗肿瘤用药。

 

翰森发布首份成绩单 与石药、中国生物制药大PK

  

石药部分进度靠前的在研管线,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翰森共有 23 个创新药、64 个仿制药在研,重点布局肿瘤领域,占总数的 30% 以上。目前已经有 12 个 1 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有 3 个进入试验3期,2个是乙肝用药。该公司目前重点布局的抗肿瘤用药研发基本处于临床一期。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