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李宁形成了“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发展战略,聚焦品牌力和产品力。在产品方面强调专业运动属性的同时,探索与时尚、休闲、文化、娱乐的结合,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结合专业赛事资源和时尚潮流热点,进行多层次、多维度营销。 “未来,我们将重点拓展篮球、羽毛球、跑步等品类的发展。”洪玉儒表示。 在专业产品层面,李宁积累了对运动的理解和探索,并将科技、新材料应用到产品当中,为运动人士提供高专业度的体验,使得李宁品牌在中国主流大众运动项目上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2018年,李宁品牌首次推出了顶级跑鞋系列产品:“追风”和“战斧”。该系列产品采用了李宁自主研发的李宁云LITE减震科技,结合后跟DRIVEFOAM缓震科技,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另外,李宁还推出了“超轻十五代”跑鞋,在上海举办的“超轻垂直向上跑”活动吸引了10万+人群参与。 在赛事方面,李宁通过各层级赛事营销等运动资源的配合,全方位巩固品牌形象。此前,通过整合CBA职业联赛等赛事球员资源,使李宁品牌和产品牢牢占领中国篮球最专业的各级联赛更多新赛场;并借助赞助马拉松及在专业赛事曝光的方式来进行推广。 对于未来发展,洪玉儒希望更深层次地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进而展现更具文化特色的李宁。 有研究机构在对李宁调研后表示,李宁展现了一个老牌龙头成功年轻化后对消费者以及投资者带来的改观及冲击,优质的零售表现、迅速提升的产品和品牌口碑等都是李宁多年蛰伏后交上的答卷,并且这些改善仍在继续。 程伟雄建议,李宁要走得更远,需要在品牌、产品、渠道、用户等找准平衡点,今天有中国李宁国潮系列做引爆点,更需要借助这个东风,在足球、篮球、跑步、综训等运动场景上继续突破。 “李宁”跳平衡木 时隔一年,再次踏进李宁总部,虽然园区风貌没有太大变化,但整个企业却已“更上一层楼”。一走进“洪头”(洪玉儒)的办公室,就可以看到一面落地镜,他正对着镜子搭配服装。浅粉色的棒球帽、白色T恤套在洪头的大高个儿上,显得朝气蓬勃。 这次我们采访的地点也十分特别,是在李宁设计师的品牌灵感室。房间坐落在李宁大楼三层总部的一角,从透明的落地窗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采访过程中,洪头对于业绩并不看重,而是拿出手机让我们看前一天去故宫拍摄的展览。 说起带设计师去采风,看到敦煌的壁画、看到新疆壁画上早期滑雪的雏形,洪头立刻眉飞色舞。可以看出,洪头对于中国文化已经不仅仅是热爱,而是一种迷恋,一种带有崇敬敬畏之心的靠近、追随与传承。 采访结束后,洪头将产品设计灵感室的东西一一进行了介绍。当说到“这里面的文物没有一件是假的”之时,洪头的每一个字眼中都散发着一种自豪,随之,这种自豪渗透在灵感室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在李宁的每一件国潮产品中。 实际上,李宁与其他运动品牌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李宁”二字。这两个字,如今已不仅是知名运动员的名字,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文化的宣扬,甚至是中国的名片。也正因此,细数国内运动品牌,也有且只有“李宁”可以冠上“中国”的字眼而不觉突兀。 而李宁的标语“一切皆有可能”,也深深印在每一位国人的心中。从“中国李宁”到“悟道”,李宁用四四方方的中国字,诠释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之美。 如今,伴随冬奥会、亚洲杯等国际赛事落地中国,李宁也正以全新的姿态拥抱市场。从体育消费层面来看,我国体育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体育市场需求更趋精细和成熟。 近年来,针对健康需求、娱乐需求及运动竞技需求的赛事与日俱增,显现出未来中国体育市场的巨大潜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攀升,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5亿人,较2016年增长约25%。 面对巨大的发展潜力,李宁正以中国文化和科技为“左右翼”,从中国体育市场展翅飞向世界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