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问题:爱心,几许罪行假汝之名
李艳霞,对外常用名为李利娟,自称保持20多年收养百余名孤残儿童,兴办了河北省武安市民建福利爱心村,被媒体称为“爱心老妈”。6月19日至21日,李艳霞等16人涉嫌聚众困扰社会秩序、伪造公司印章、敲诈勒索、诈骗、职务侵吞、故意杀害、窝藏案,在武安市人民法院休庭审理。
从“爱心阿妈”到涉嫌多起犯罪的刑事被告人,信赖这并非人们康乐看到的终局。李艳霞之以是敢顶着“爱心妈眯”的光环随心所欲,整体私欲赓续膨胀是起原,也与新闻媒体的单方面报导以及行政部门的囚系不力亲热关连。《法制日报》记者深刻河北邯郸、武安等地调查采访,推出组合式报导《揭开“爱心妈眯”李艳霞的假面具》,试图还原李艳霞确凿的其人其事,敬请关注。
● 传媒记者凡是慕名而来,当地官方从未邀请推介。一些传媒记者找到武安市关系部门时,都原告知不倡导报导,因为李艳霞在武安当地名声不佳、争议颇多
● 李艳霞在武安市以痞著称、没人敢惹,“女痞子”是不少当地人对她的评估,政府机关、企业老板、寻常黎民都是她敲诈的对象
● 爱心村被注销后,武安市民政局后任局长黄利斌被除名,畴前两任局长及民政局其他数位官员受到惩治
2015年5月,在某省级卫视一档知名访谈栏目上,李艳霞(别号李利娟)成为当期母亲节专题的仆役公,倒运、眼泪、矛盾、执著、爱心成为访谈的枢纽词。
遭遇倒运婚姻,与亲生儿子团结,收养弃婴孤儿,变卖财富建起爱心村——面临电视镜头,李艳霞完整讲述了本人的故事,这期访谈模式成为她尔后蒙受传媒采访的范本。
就在节目播出的几个月后,有传媒在对她的报导中直接发问:是“大爱阿妈”照旧“最无名的女痞子”?《法制日报》记者梳剪发现,这是传媒上初度呈现对李艳霞质疑的声响。
可是,在媒体多量对李利娟收养孤残幼儿的报道中,质疑的音响老是显失势单力薄,急迅就被浸没在一片“大爱”嘈吵喧斗声中。
宣传部门从未推介
媒体记者慕名而来
可怜的婚姻让她失去了全部,吸毒的丈夫败光了财富,以至还将儿子平沽,被她创造后赎回;与前夫离婚后最先收养弃婴,陆续有人将弃婴送到她家……面对传媒采访,李艳霞一次次用本人的故事,拨动着听者的心弦,博得无数冲动、耻笑与资助。
在讲述中,李艳霞说自己从1996年开端收养孤残儿童,但被媒体关注并获得“爱心老妈”的称号,则是在她收养弃婴10年之后。
曾一时跟踪报道李艳霞慈悲事迹的邯郸市某传媒记者陈林卓(化名)陈说记者,李艳霞的有名纯属无意。
据陈林卓讲述,2006年5月,李艳霞乘坐火车带收养的病残儿童赴北京就治时,身旁游客听到她在手机里说去看病的不是本人的宝宝,便与之交谈起来,认识到李艳霞收养了10名弃婴后颇为激动,便打热线手机给《燕赵都市报》供应了这条新闻线索。
随后,《燕赵都市报》驻邯郸记者站记者和陈林卓采访了李艳霞的事迹。2006年5月15日,《燕赵都市报》刊发报道《13个孤残幼儿的母亲》,不足千字的文章描绘了李艳霞收养弃婴的初志和现状。
正是这篇报导让李艳霞进入群众视线,从此网罗央视在内的多家媒体对其收养弃婴的事迹都进行了报导。
武安市委宣传部关连承担人向记者简介,这些传媒记者但凡慕名而来,当地民间从未邀请。“一些媒体记者找到武安市关系部门时,都市原示知不首倡报导,由于李艳霞在武安当地声望不佳、争议颇多。”
“李艳霞在武安的口碑非常欠佳,我们本地传媒夙来不有采访报道过她。”采访中,武安市电视台一位负责人说,在前来采访报导李艳霞事迹的媒体中,有一部份是她本人特地请来的。
不有民间的推介并未制止李艳霞慈悲佳誉的进一步汲引。2006岁终,李艳霞当选“感动河北”年度人物。记者注意到,2006年“激动河北”年度人物评比勾当由燕赵都市报社零丁主理。
“主要抉择标准是寻常君子物,视角不能是民间的。”时任《燕赵都市报》新闻周刊部主任、“打动河北”活动评委李文河向记者简介,候选人物提名毋庸通过处所文化办、宣传部引荐,而且勾当只思忖候选人所做的事情值不值得外扬,因而不会对候选人整体环境进行严厉把关。
“金钱曾旋转她的生存,但真正窜改她命运运限的是她遭逢不幸后升华的高贵心境,16个孤儿的‘爱心妈眯’,这个名称使她达到了用款子永久也没法达到的人生高度。”这是李艳霞经读者投票入选2006年“感动河北”年度人物后的获奖评语,作者是冠名赞助企业河北卓达集团时任总裁助理陈某。
在李艳霞被誉为“爱心阿妈”后,10多年来传媒不时将目光投向她和她创办的爱心村,激起社会诸多爱心人士帮扶爱心村。
“李艳霞很擅长操作传媒,在遭受采访的过程当中,她结交了良多传媒朋友,这些媒体也很乐意报导她的爱心故事。”武安市电视台这位负担负责人说。
亲生后世谎称孤儿
户口落在爱心村里
“她对孩子们确实不错!”陈林卓在采访李艳霞时也被其深深打动,2006年至2008年支配被收养的宝宝,他都能叫得上名。
亮亮(假名)1995年出生在邯郸市涉县沙河村,两三岁时母亲出走,后来爸爸得病物化,爷爷遭遇矿难谢世,奶奶在他七八岁时病故,无人照顾的亮亮劈头四处流散。当他飘流到武安市时被李艳霞收养,斯时曾经匹配,家就落在了爱心村里。
但是,与陈林卓的听闻差异,记者明白到的环境却令人张口结舌。
2011年,李艳霞在鑫森铁矿矿井边上修建了现在的爱心村,取名“武安市民建福利爱心村”。她曾向传媒浮现,自己那会也曾入缺失出,于是卖掉别墅营建了爱心村,同年她被诊断患有晚期淋巴癌,初阶承受医治。但据大白,现被关押在看守所的李艳霞经体检并未查出患了癌症。
在李艳霞对传媒的讲述中,李某超是她收养的第一个孩子。然而,所谓被扔弃的漂泊孤儿李某超其实便是李艳霞的亲生女儿。
知情人述说记者,李艳霞18岁时未婚生养了一个女儿,送给在武安三井巷安歇的一对佳耦扶养,户口登记为张某,1983年3月10日出生避世。1996年,李艳霞与丈夫离婚后,将13岁的女儿要了归来回头,对外谎称是自己收养的孤儿,取名李某超,并将其殒命时日改为1991年11月25日,又在爱心村登记了户口。
2009年,李某超用张某的户口簿与何某挂号匹配,婚后生下一子何某某。为了让李某超的宝宝也享受孤残儿童低保和补助等工资,李艳霞将何某某更名为李某烨,以孤残儿童的名义将其落户在爱心村,但仍与李某超配头共同保留。这段到底,被李艳霞向传媒刻画为把孤残幼儿“陪嫁”给李某超,让大爱间断。
在李艳霞的爱心村里,她的亲生先辈并非只有李某超一人。
据相熟,李艳霞生育过2子2女,划分为:1983年出生的李某超,户口在爱心村;1987年与前夫生育的儿子韩某;1999年与马某同居生育的儿子赵某,后以李某豆的名字落户在爱心村;2008年与许琪同居生养的女儿李某桢,户口注销在爱心村,对外称“从大桥下捡返来的孤儿”。
隐瞒究竟骗取低保
爱心账户用来图利
李艳霞通过传媒对外声称,从1996年收养第一个弃婴劈头劈脸,22年间,她共收养了118名弃婴。民间信息显示,李艳霞的爱心村被注销时,村内尚有孤残儿童、婴幼儿71人,以及已成年的被收养者3人,另有3名幼儿漂泊在外。
使人惊奇的是,爱心村里这些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关怀,况且享用到落户、就医、退学、低保等诸多福利的宝宝,其实不但凡李艳霞所说的被抛弃的孤残幼儿。
“上学可以上最好的黉舍,看病能得到医药费减免,政府还给津贴,这让一些宝宝家长看到了时机。”知情人陈诉记者,有些家长为了宝宝上学、看病利便,自动将宝宝送到爱心村,注销在爱心村名下,李艳霞会向孩子家长收取几千到1万元不等的用度。
审查构造控告,2014年至2018年时代,作为爱心村卖命人,李艳霞向武安市民政局、武安镇当局瞒哄结果,供给了23名与终归不符的申请低保人员信息,使武安市民政局为不切合申请低保职员企图了低保手续,又瞒哄3名享用低保职员已死亡的信息,骗取城镇低保金。经断定,李艳霞以这26人名义骗取国家城镇低保补助资金计较人民币568493.2元。
上泉村知情村民机密记者,这些年常常有爱心人士慕名前来,爱心村蒙受的社会各界捐助有数,现金、衣物、食物、药品都有,还有幼儿园的孩子顺便捐出本人的零花钱剖明爱心。
2011年9月,李艳霞守旧了名为“民建福利爱心村”的3个对公账号、对境外账号,遏制当前共收到社会捐款、补助款折合人民币2149.7481万元。利用管理爱心村公用账户的便利,将公用账户资金转至自己的小我账户,也是查察结构指控李艳霞的一项罪名。
“假借收养儿童移花接木、掩人耳目,哭穷装病,捏造谣言、拐骗社会,李艳霞等于借助爱心村来掩盖她不可告人的指数,用假大爱骗取爱心、牟取私利。”当地村民说,(本报记者 马竞 周宵鹏 制图 李晓军)
(:崔黛珩(实习生)、孝金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