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的中国丨外贸危中寻机转型突围 目前,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等平台都开辟了出口转内销的专区,助力外贸企业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已经吸引了超过10万家外贸企业的入场。以京东的京喜平台为例,“出口转内销商家扶持政策”推出以来,已经打造43个万单以上爆款,扶持百万销售量级以上外贸型标杆店铺10个。广东澄海是著名的玩具产业带,受疫情影响,大量外向型玩具厂家损失严重。一家外贸玩具企业,疫情发生后订单跌至冰点,通过参加平台外贸型商家会场等活动,目前公司整体销售情况已经出现明显好转。4月前半个月订单量已经突破3万单,到了4月底订单量已经突破6.5万单。 突围方向二:借助跨境电商直通海外终端客户 外贸企业的第二个突围方向,就是跨过停滞的贸易商,直接通过电商平台把商品卖给海外终端用户。 海外疫情期间,阿里巴巴的速卖通平台,通过数据洞察海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帮助商家转型。4月中旬,平台的“宅家消费新需求”专场活动整体成交额突破1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成交额月环比增长178%,假发销量翻倍,家电、办公、玩具、珠宝等涨幅均超过了40%。这个“五一”假期,天猫海外更是用3天卖出21万件内衣,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的消费者购买最多。 国家层面在积极推进跨境电商在外贸领域的作用。5月6日,国务院发布批复公告,同意在河北雄安新区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目前国家共批准设立了五批共10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更多企业将享受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突围方向三:借助中欧班列解决物流难题 外贸企业的第三个突围方向是借助中欧班列,解决物流难题。 今年4月份以来,浙江义乌这家商务公司接到了不少订单,公司主打的定制类饰品在欧洲市场反响良好。然而,很多货运航班停运,企业面临发货难题。 浙江省义乌市开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聪:中欧班列每天都在发车,我们就转变渠道,通过中欧班列把货发出去。运费这一块会比空运优惠50%,时效方面稍微比空运晚7到10天。 与此同时,杭州、上海等华东地区的航空口岸由于国际货运航班减少,不少跨境电商卖家也选择把跨境包裹转至义乌通过“义新欧”中欧班列发往欧洲。 浙江省义乌海关邮件监管科工作人员宋坚胜:以前来讲,平均每天只有1到2万,在疫情期间,每天跨境电商的商品量是突飞猛进的,基本上维持在每天5万票以上。 去年10月,中欧班列正式开通运输跨境出口包裹业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企业选择中欧班列运输包裹。 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4月份,义乌跨境出口包裹呈现井喷式增长,当月出口包裹达146.6万票,同比增长867.2%。 义新欧贸易服务集团副总经理方旭东:班列是接力方式的,人员不用进出,物流接力的运输方式,在疫情期间是最合适的。目前来看,班列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运输的主通道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