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如意董事长邱亚夫:山东如意集团并不想做中国的LVMH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27
摘要:2019年之后,一系列的债务危机相继被曝出,让一度风光无限的如意在收购并购道路上突然谨慎低调了起来。

“外界对我们收购时尚品牌的一个大误解是我们希望像一些传统时尚业巨头那样通过资本运作来搭建品牌矩阵,从而成为所谓的中国版LVMH,其实不是的,”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如是说。“和他们不一样,如意集团发迹于传统纺织制造业。因此不论是企业并购还是开拓新业务,我们主要考虑的是以下三个战略发展重点:高科技面料、自动化生产以及时尚品牌经营。”

自2016年以来,山东如意集团(此下简称“如意”)开始高调收购全球时尚品牌,很快便有了“中国版LVMH”这一响当当的名号。然而2019年之后,一系列的债务危机相继被曝出,让一度风光无限的如意在收购并购道路上突然谨慎低调了起来。

据Vogue Business估计,截止2019年6月,如意的债务规模达到了341亿元,债务规模相比2013年时翻了三倍。2019年10月,拥有“国资”背景的济宁市城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如意进行35亿元的注资,以缓和危机,此举也让济宁城投成为如意的第二大股东。但即便如此,12月初,国际信贷评级机构穆迪仍然将如意公司债的信用评级从Caa3调低至Caa1。

曾经的收购狂“人”

如意的前身“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厂”于1972年在济宁市正式成立,公司原本是济宁如意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1年,如意经过制度改革成为衣物、纺织品生产商。

过去的十年间,如意为了实现传统纺织企业的产业升级进行了一系列的合并与收购案,逐步构建出前述邱亚夫董事长所说的三大版图:高科技面料、自动化生产以及时尚品牌经营。

如意的第一笔海外大生意发生于2010年。集团斥资约31.4亿元收购了日本上市服装品牌Renown公司41%的股份,成为后者的最大股东。2016年则是如意在全球时尚产业中真正扬名立万的一年。当年3月,公司宣布收购法国轻奢集团SMCP,一下子成为了Sandro、Maje、Claudie Pierlot等知名品牌的拥有者。这些品牌均以其独特的巴黎风格闻名海外且在中国市场拥有不小的热度。SMCP作为轻奢市场的龙头企业让如意尝到了甜头,该公司为如意带来持续稳定的增长,也为集团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一年后,如意再次斥资约20亿元收购了主营男装零售业务的香港上市公司利邦控股。这桩收购案完成后,如意获得了Kent&Curwen、Gieves&Hawkes、Cerruti等男装品牌的控制权。同年,如意斥资约8亿元收购英国奢侈品风衣品牌Aquascutum,并出手约1.1亿元拟收购以色列成衣制造商Bagir公司54%的股权。

2018年,如意宣布将收购瑞士奢侈品牌Bally的新闻再次引爆了时尚圈,进一步稳固了大众对其欲成为“中国版LVMH”的印象。同年还有另一宗大型交易案发生,如意花费约141亿元收购了美国高科技纤维制造商Lycra公司。该公司在氨纶领域中占据市场垄断地位,生产的弹性面料常常被用于制造瑜伽裤、牛仔裤等日常产品。

频频大手交易适得其反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如意的收购并购之路一直走得相当“如意”。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了2019年,才发生了许多不可逆转的改变。从去年开始,如意的公司债务开始迅速叠加,频频大手笔并购交易案带来的副作用正在显现。

Lycra公司的收购案直到2019年1月才正式完成,外媒报道其理由是有关部门的审核导致时间不确定。Bally的收购案则到今天也还未尘埃落定,尚处于审核阶段。此前,路透社报道,如意未能按时支付Bally收购案所需的约42亿元是延迟的主要原因。同时,以色列成衣制造商Bagir也表示没有收到2019年如意承诺支付的投资金额。2020年1月,Aquascutum的供应商之一Calvelex在香港以欠款违约为由起诉如意。而据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Renown连年遭遇亏损,而品牌给出的理由是其无法从如意处收回约3.5亿元的欠款。这些财务上的纠纷正在严重影响如意的集团声誉,阻碍其成为“中国的LVMH”乃至走向世界的决心。

海外分析师指出如意过去十年间花费大约400亿元收购时尚品牌,这是直接导致公司深陷债务危机的原因。仅在2016到2019年期间,如意已经花费约283亿元进行海外收购。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身处财务纠纷中的如意仍然坐拥Sandro、Maje、Aquascutum、Kent&Curwen、Cerruti等知名品牌的控制权,它对全球时尚业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本月,Vogue Business in China独家采访了如意董事长邱亚夫,期间他正面回应了目前的债务问题并展望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邱亚夫表示,目前外界对如意的误解有很多,其中最大的误解就是如意从始至终都没有希望借助海外收购成为“中国的LVMH”。作为传统的纺织制造公司,如意只为旗下时尚品牌提供战略上的协助,例如帮助它们与阿里巴巴、京东、寺库网等电商平台建立业务上的往来,如意并不会插手干涉品牌运营、创意想法等方面。

在谈到长年海外收购导致的债务问题,邱亚夫表示现阶段如意将会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以及政府支持来走出困境,同时,他对如意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Q:近年来,如意完成了数宗大额海外收购案,为什么如意会放眼海外吗?

A:早在2010年,我们已经成为中国纺织业的一家明星公司。但当时中国的纺织产业还相对传统,如果我们保持现状继续生产一些低附加值产品的话(这个问题在行业很普遍),公司迟早会被淘汰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当时不去扩张深化发展的话,或许未来危机会更加严重,说不定如意这个公司都已经不在了。因此,我们决定在传统纺织这一优势不丢失的基础上,收购、并购一些海外高科技面料和时尚领域的领先品牌,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如意的产业转型和升级。

Q:目前有消息指如意对Bally的收购案还没有正式完成,原因是如意这边财务状况有点问题。同时我们也看到Bagir这桩收购案也因为付款状况再度延期,对此您有何评论?

A:如意集团的发展战略是决定我们是否会在海外收购上做战略调整的基础。自从2010年收购Renown,再到最近我们完成收购美国Lycra公司,过去十年如意集团一直秉承海外收购的决心。

目前集团海外收购的快速扩张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的重点将是实现品牌之间的内部整合,所以你可能也读到了一些最近如意在企业并购上的调整和决定。

外界认为如意频繁海外收购的原因是想要复制传统时尚业巨头通过资本操作实现品牌矩阵这样的商业模式。但这并不是我们收购的目的。和传统时尚业巨头不一样,如意集团发迹于传统纺织制造。因此不论是企业并购还是开拓新业务,我们主要考虑的是以下三点:高科技面料、自动化生产以及时尚品牌经营。

Q:您刚才提到布局扩张的阶段已经过去,是不是意味着如意要放弃收购Bally和Bagir了?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