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3月3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侯召溪)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的烟台,再一次担起“主引擎”重任。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5年)》,正式拉开了济青烟优势产业国际招商的帷幕。 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产业如何布局?招引方向是什么?怎样精准突破?昨日,记者邀请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商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 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 “进一步深化产业链精准招商,聚力引进支柱型、引领型世界500强企业,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产业招商先行区”,是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的鲜明特色。 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以“引龙头、建链条、育集群”为总体目标,以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与医养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主攻方向,以产业链招商为路径,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核心关键环节,瞄准价值链高端,紧盯世界500强企业,全面实施“标准地”招引,力争“引进一个、带动一群、辐射一片”,着力打造全国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聚区。 产业园将重点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与医养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聚区。 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位于烟台开发区大季家街道和潮水镇之间平畅河区域,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集聚区拥有万华化学、万润股份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拥有聚合物表面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多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已形成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品制造、橡胶制品业等多门类产业体系。下步,将加快调整高端化工先进基础材料产品结构,积极发展高端化工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品种,提高关键战略材料生产研发比重,前沿新材料取得一批核心技术专利,部分品种实现量产。 海洋生物与医养健康产业集聚区,位于烟台开发区八角街道白银河以北区域、高新区核心区南部和牟平区沁水工业园内,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集聚区内拥有“国家火炬计划海洋生物与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山东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等多个国字号招牌,培育了绿叶制药、东诚药业、荣昌制药、石药百克、迈百瑞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骨干企业,产品涵盖生物制药、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与疫苗、现代中药、生物保健品等多个领域。下步,将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海洋健康产品等优势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位于烟台开发区古现街道磁山周边区域和福山区北部智造芯城,规划面积23.7平方公里。集聚区拥有汽车整车设计研发、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规模以上企业百余家,形成以上汽通用东岳(别克、雪佛兰品牌)整车制造、现代汽车整车设计研发中心和德尔福为龙头,涵盖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测试、成果转让及轻量化车身、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动力电池、整车电控和热管理系统等传统燃油及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配套,是目前山东省最大的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生产基地。下步,将培育壮大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高端节能汽车,新能源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汽车制造研发设计、智能网联等产业。 实施“标准地”招商 在招商体制上,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不同于普通的园区,将集中一切资源尽快打造“标准地”,实行“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塑造最简办事流程,全力建成营商环境最好的国际招商先行区。 推行“标准地”制度。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是指在国际招商产业园内完成相关区域评估基础上,带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亩均税收等至少五项基本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相关区政府(管委)要根据产业准入、功能区划和相关区域评估要求,建立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的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的投资、能耗、环境、建设、亩均税收等控制性指标体系,并实行动态调整。 具体来说,出让的每一块净地原则上不低于“12345”的“标准地”门槛:工业项目容积率不得低于1.2,亩产税收3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强度每亩达到400万元以上,亩均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对项目建设、竣工验收、达产复核、股权变更等环节实施协同监管,按约定予以奖惩;项目正常运营后,实施“亩产效益”评价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实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审批。对实施“拿地即开工”推进机制的项目,在确定项目用地后,提前为其提供相关政策和技术咨询服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审批手续预审,在项目取得土地后完成正式手续办理。用地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做出承诺后,即可直接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 敲定四项工作重点 今年是重点工作攻坚年,也是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的开局之年。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商工作,围绕精准招引、队伍建设、平台建设、营商环境等内容确定了四项工作重点。 实施精准高效招引。依托三大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研究,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面向世界500强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引导产业关联度大、成长性好的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集聚。 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开发区、高新区、福山区、牟平区作为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商责任主体,要分别组建一支熟悉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运作决策机制,通晓国际惯例、了解产业前沿、擅长沟通谈判的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招商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的品牌效应和撬动作用,采取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探索平台合作招商、资本招商新模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招商工作。 搭建精准招引平台。重点面向日韩、欧美、香港、京沪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制定全市境内外招商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开展组团式招商,每年在境内外开展10场以上招商推介活动。发布高质量的多语种“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商合作索引地图”,为全球资本选择烟台,提供透明、公平、便捷、稳定的预期和资讯。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电子证照登记应用和互认互通,优化“烟台一手通”APP服务,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要实现“移动办理”。市级涉企审批事项全部实现容缺受理,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为世界500强及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和项目逐一配备服务大使,提供直通包办服务。外籍高端人才居留许可证、工作许可证市级办理时间,最短压缩至5个工作日。支持在国际招商产业园自行设计和操作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重大项目用地“一事一议” 推动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我市从土地、能耗、资金、人才等方面推出系列“硬核”举措,全力推进产业园招大引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