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网络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27
摘要:三是高校智库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难点也在体制机制创新。当前高校智库建设仍然以依托院系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为主,在资源分配、人员安排、运行管理、成果归属等方面机制

三是高校智库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难点也在体制机制创新。当前高校智库建设仍然以依托院系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为主,在资源分配、人员安排、运行管理、成果归属等方面机制缺乏创新,存在学科壁垒、行政壁垒,相互封闭,各自为战,力量分散,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联合攻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完善,资源协调能力不强,因而导致智库研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读比较单一,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视野不够开阔,短平快的研究成果比较多,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相对较少。

四是智库人才梯队建设亟待加强。培养和打造高质量的智库人才梯队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根本所在。当前高校智库人才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各层次智库人才的良性流动、福利保障、职业发展等受到传统制度的制约,造成适应智库特色咨政需求的、拥有交叉学科背景的智库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领军人物和高水平人才更为紧缺。部分高校智库存在老中青人才队伍断层、各类人才比例不均衡的状况,旋转门“双向旋转”机制还不通畅,各类人才创造力得以充分激发的局面尚未形成。

中国特色高校智库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

经过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同时面临着一系列考验与挑战。在日益复杂的世事、国情大背景下,加强中国特色高校智库建设,提升高校智库服务国家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显得更为重要而迫切。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正确方向。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中,在涉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重大原则、重要方针政策等问题上,做到立场坚定、观点鲜明、态度坚决,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始终坚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做学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要始终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扎根中国大地办智库,致力于建设“最懂中国”的世界一流高校智库。

二是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根本,提升研究水平。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应当以国家现实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党和国家决策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任务,深入研究党和国家面临的一系列亟待回答与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问题,以及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推出一批导向正确、理论深厚、密切联系实际、具有建设性、可操作的对策建议,为提高党和政府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是坚持以思想传播和国际交流为载体,增强国际影响。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智库公共外交发出中国声音,用“中国理论”“中国学术”“中国思想”讲好“中国故事”,影响国外舆论领袖,进而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构建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要注重国际传播,多形式、多层次、多维度地宣传中国实践与理论创新成果,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主张”、阐释“中国理念”,与国外智库建立平等、高效的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和价值观念走向世界,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战略、赢得国际竞争战略主动作出贡献。

四是坚持以专业化、高水平为路径,强化专业发展。专业化、高水平是高校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两者之间,专业化是基础和前提,也是高校智库区别于其他智库的特征和优势所在。高校智库需要具备显著的专业化特征,长期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专门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应根据自身实际,紧扣国家需求,发挥专业特长,坚持打深井、做长线,对复杂问题作出独到分析。作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国家队”,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的高校应当进一步把重点放在强化专业建设上,不盲从于表面的影响力和外部的评价,致力于思想和理论创新,充分发挥“国家高端智库”对其他智库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带动高校智库建设整体提升。

五是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完善人才保障。智库是知识密集型组织,人才是思想与理论创新的主体,更是实现高校智库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生命力所在。建设新型高校智库,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造活力。要做好改革顶层设计,突出改革重点,协调推进人事管理、科研评价、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推进高校智库从分散向聚合转变,从封闭向开放转变,从单兵作战向联合攻关转变。要建立有利于产出高质量政策建议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为智库人才创造适宜的发展空间和平台,造就一支方向正确、功底扎实、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高端智库人才队伍,推出一批学贯中西、善于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批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答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政策专家。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