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我市累计支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54.94亿元,累计支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11.92亿元。建立并完善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机关养老保险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全覆盖,以基本医疗、生育保险为基础,各种补充医疗保险和特殊群体医疗保障为辅助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生育保障机制已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更加惠民。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率先将农民合同制工人纳入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政策体系,率先实现了“全民医保”目标和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城镇居民医保工作被列为全国试点。到“十一五”末,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分别达到161万人、206万人、75万人、85万人、105万人,较“十五”末净增30万人、123万人、6万人、36万人、61万人,各项保险覆盖人数居全省前两位。新农保试点县(市)区达到10个,参保122万人,试点数和参保数居全省首位。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人社事业改革创新、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人社政策密集出台、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分别覆盖183.1万人、221.4万人、81.1万人、116.9万人、137.7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覆盖33.1万人,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完善。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不断密织社会保障网,全面建成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承办了全省全民参保集中宣传周启动仪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结合降费降基带给企业和个人缴费成本降低的政策红利,督促企业依法依规全员参保、全险种参保,引导小微企业和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群体主动参保、持续缴费,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574.42万人。 ——强化扩面征缴攻坚。全面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改革,为减轻地方财政压力,通过强化工作调度、扩面提质、缴费核基、政策扶持等超常举措,千方百计增收保支,实现征缴收入逆势增长。今年1-6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征缴收入58.11亿元,同比多征6.32亿元、增长12.21%。 ——进一步完善联合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工伤认定调查工作。建成“工伤保险合作调查指挥中心”,配备了手持终端,统一了核查证件,实现了合作调查操作标准化,今年1-6月全市共完成合作调查3942件(累计10348件),现场调查率提高到81%,发现假冒工伤案件217件,其中死亡案件19件。 ——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用。为3685人发放企业职工技能补贴600.45万元,为20316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3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