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网络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中国经济周刊(1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23
摘要:“医疗领域,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痛的一个领域。”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华认为,医疗领域痛点极多、难度极大,各个城市之间、每个城市不同医院之间信息阻隔。越是痛点集中且广泛的产业,在产业互联网机

“医疗领域,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痛的一个领域。”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华认为,医疗领域痛点极多、难度极大,各个城市之间、每个城市不同医院之间信息阻隔。越是痛点集中且广泛的产业,在产业互联网机遇中就越有发展壮大的机会,而医疗领域的关键在于信息的获取和透明,因此非常适合用互联网手段来整合。

腾讯老将陈广域在2007年就已经是腾讯业务部门的总经理,如今,To B的号角声吹响,作为To B战场的排头兵,他又开始打一场新的战役。

彼时,腾讯医疗版图已然成型:妇幼保健、肿瘤诊疗两个重点学科,叠加微信医保支付等基础服务设施、腾讯医典等科普咨询平台,以及“腾讯觅影”等AI医疗创新模式。这个医疗版图,是陈广域带领团队从电子社保卡起步,像推土机般在全国60个城市打通了电子支付和社保系统,实现在微信上挂号、缴费、社保报销,从而使腾讯在医疗领域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第一颗果实是在2017年8月问世的“腾讯觅影”,一款可以提升癌症早期筛查精准度的AI医学影像产品。以食管癌筛查为例,腾讯觅影最多花上4秒,就能作出判断,准确率高达90%。3个月后,腾讯入选科技部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进入了“国家队”。 目前,腾讯觅影已经落地100多家三甲医院,辅助医生阅读影像超1亿张,服务超百万患者,提示高风险病变15万例。

腾讯医疗进入了“国家队”的好消息,也鼓舞了郑冶枫,这位前西门子医学影像AI科学家,在美国生活了17年,遥遥观望、反复确认这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医疗上的决心。

2018年年初,郑冶枫终于决定回国,并加入腾讯优图实验室,他带领一支13人的核心算法团队,负责训练AI识别癌症影像。先让他吃惊的是医院的信息化孤岛程度:三甲医院科室间传图像,非常原始;几个医生一起标注图像,以训练AI认识一种癌症,但不同的医生标注的都不一样……

克服重重困难后,就在不久前,好消息传来:之前郑冶枫在深圳的社区医院放置了一台AI眼底相机,并花了半小时培训社区年轻人按按钮、自动对焦,扫描眼睛图像上传云端,一个月过去,AI从该社区100名糖尿病患者中,筛查出25名左右有眼底并发症。

郑冶枫说,这是他从美国回来一年中最兴奋的时刻:“美国基层和顶级医院差距不大,而中国顶尖医院不错,基层参差不齐,我们的AI通过学习达到顶尖医生的水平后,就能落地基层、帮助患者。”

智慧零售:以别人的成功为成功

智慧零售部门的海景办公室空荡荡,总经理田江雪的零售队伍,几乎都去了零售业的地面战场中,棋子一样分布在全国各地。

他们做战略是宏大的:提供大场景、大数据、AI技术支持,依靠腾讯全产品线,量身定做解决方案,实现线下门店的数据化、智能化。执行则是千头万绪、无所不包:培训导购、激励买家、体验消费场景,甚至于自己去码货、做导购、当收银员、做售后和客服。

自2017年10月,腾讯宣布推出“去中心化”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以来,智慧零售这一概念便与马云此前提出的新零售并驾齐驱。不过,智慧零售最大的不同在于:腾讯并未直接下场厮杀,而是希望通过公众号、小程序、支付、云计算、社交广告等七大数字化武器,帮助合作伙伴进行数字化变革、升级数字化体验,以解决难题。

“只做跟零售之间的一根电话线,只做这层的工具。”田江雪发现腾讯给出的这个助手定位“太受欢迎了”。接近一年时间,他们每天都要见一个零售企业老板。

慢慢地,田江雪和她的队伍越来越了解地面战的感觉了。以前做To C,产品出来就像空军扔炸弹,第一时间就有反馈,成败清晰。“To B 却是得小火慢慢炖。”她说,做业务不能着急,同时要换位思考,“以别人的成功为成功”。

永辉超市率先收到了腾讯定制的智慧解决方案包——以选址为例,不再凭经验,而是在腾讯云预测销量前提下科学布局。市场占有率前十的超市品牌,5家变成了腾讯的盟友。

国内知名的女装品牌“朗姿”,也选择了腾讯云作为合作伙伴。朗姿董事长申东日告诉记者,以前,朗姿虽然也有些客户资料,但总体上对消费者画像比较模糊,而通过腾讯云大数据的支持和智慧门店的改造,朗姿开始对客户有了更精准的了解,包括其喜好、购物场景等,这种数字化的分析,既提升了线下客户的转化和连购率,又为未来精确制定跨界营销方案奠定了基础。

结合这几年在地面战场摸爬滚打的经验,腾讯智慧零售运营总监薄硕桐告诉记者,用户对直连品牌的诉求,加上完善的微信智慧化解决方案,为零售业把握移动社交机遇提供了前提条件。

数字政务:为“数字中国”建设确立新标杆

“数字广东”是2018年度腾讯的“1号工程”,配合广东省政府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革政府治理。

刘若潇迎来的第一个改革任务是“粤省事”小程序的上线。这个小程序的目标繁杂远大:要用最清晰的流程、最方便的操作、最少的证件要求,把人们最常办理的100多个政务事项全部实现。刘若潇带队夜以继日地加班,马化腾每两周参与一次讨论,光是字号就提了5次意见。

2018年5月21日,“粤省事”平台正式对外上线发布。截至2018年底,已上线民生服务由首批的142项扩展到465项,涉及驾驶证、行驶证、出入境证件、残疾人证等几大类证件服务,多项业务已实现指尖办理,累计查询、办理业务量4511.4万次,让每个用户可比原来少跑路234次。

一年下来,“数字广东”实施项目超过30个,在To G领域的实施速度中,算是比较惊人的数字了。而今,“数字广东”正在成为全国最领先的省级数字政府样板,也成了“数字中国”建设领域中的新标杆。

“今年总算扛过来了。”刘若潇露出一个有点疲惫的微笑。他说,虽然他和他的90后同事们,都不太好意思自夸“‘粤省事’这样的小程序为老百姓提供了便利”,但他们心里,早已深深地认同了这份工作。

可以预期的是,腾讯云未来将继续利用技术的力量将“数字广东”的建设推向新的阶段,也将为“数字中国”的大规模落地提供更多的实践参考。

尽管正式宣布转型仅150天,然而腾讯早在诸多领域悄然布局,利用自身技术,已为很多传统行业和政府服务带来了巨大变化。除了数字广东、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行业外,腾讯在各行各业都开始播下种子,有的已经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