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如画的群山,如阶的梯田,调研团来到了连南稻鱼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产融合中心(以下简称“三产融合中心”)参观调研。连南的“稻、鱼、茶”,是传承千年的立体农业模式,既包含大自然的馈赠,也是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连南瑶族自治县稻鱼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则是为这种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注入了现代元素。 调研团参观连南瑶族自治县稻鱼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林添杰/摄 连南瑶族自治县稻鱼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展示区 林添杰/摄 据了解,连南瑶族自治县稻鱼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下简称“产业园”)是以有机稻米、稻田鱼、茶叶三大农业产业为主导,融合加工、物流、科研、休闲、旅游等产业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式农业产业园,于2018年8月入选广东省第三批省级现代农业现代产业园建设项目。 产业园的落成,为连南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自产业园建设以来,预计能辐射带动农户9200多户,直接带动300多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超1万元。未来,产业园将不断扩容提质,为连南打造农业地标性产品和建立销售体系发挥更大作用。三产融合中心则全面展示整个产业园的建设情况和成果,是整个产业园的服务平台、孵化平台和营销平台。 连南瑶族自治县金坑兰花种植基地 林添杰/摄 随后,调研团进入金坑兰花种植基地,据了解,兰花种植基地每亩种植6000盆兰花,合计54000盆,主要种植官粉佳人、小凤、金童玉女、企黑、君豪等品种。基地预计2020年12月份可育成10000盆兰花出售。兰花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年收益达20多万元。项目收益按比例分配给镇政府、村委、村小组及村民,其中镇收益部分再按每1000元的标准发放给11户16名贫困户作为扶持资金,剩余收益作为支持金坑片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民族文化+基层党建 连南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绽新韵 “南岭无山不有瑶”,倚山而居的瑶族,在严酷艰难的环境中创造了辉煌独特的民族文化。瑶族文化,是连南瑶族自治县一张熠熠生辉的特色名片。1日下午,调研团首先来到位于连南的广东瑶族博物馆参观调研。 调研团参观广东瑶族博物馆 林添杰/摄 据了解,广东瑶族博物馆是集科研、展示、收藏、演示、传承和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以其民族性,特色性、世界性凸显瑶族的共性与个性。据广东瑶族博物馆馆长唐学情介绍,广东瑶族博物馆博物馆广泛搜罗了国内以及美国、泰国等海内外瑶胞的特色服饰,并进行公开的展示陈列,务求让参观者更直观的了解到各地瑶族文化的异同。 广东瑶族博物馆展区 林添杰/摄 近年来,广东瑶族博物馆借助信息技术的赋能,多措并举传承推广瑶族文化。唐学情指出,广东瑶族博物馆致力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打造全国瑶族文化信息中心,把散落各地的瑶族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并数据化,未来将有序推进瑶族文化的宣传推广,擦亮瑶族文化这一“金字招牌”。 随后,汽车在连南县群山穿行,进入三江镇金坑村内,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红色文化气息。调研团来到金坑村的乡情村史陈列馆,了解当地红色历史文化。据了解,中国共产党曾在金坑村组织金坑反三征自卫队,开展武装斗争,在连南瑶区金坑插上第一面红旗,为连阳地区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金坑村乡情村史陈列馆 林添杰/摄 随后,调研团登上了位于山坡的金坑村红色文化广场。随行的三江镇农业办主任沈威告诉记者,该山坡最陡处可达90°。陡峭的山路让攀登者体会到金坑当年革命之路的艰难险阻与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金坑村红色文化广场已经成为村内党建活动的重要基地,并吸引了各地党员群众前来参观学习。 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金坑村 林添杰/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