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牢记嘱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力谱写美丽清远新篇章”——中国(清远)第四届自媒体网络文化节深调研团队前往清远连州市及连南瑶族自治县,深入走访两地乡村、企业、医院及文化场馆,聆听两地各具特色的发展故事。 互联网+医疗健康,连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成果惠民利民 7月1日上午,调研团队首先来到连州市医疗集团总院(连州市人民医院),通过实地参观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区域心电诊断中心、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区域远程会诊中心,全方位了解连州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情况。 调研团参观连州市医疗集团总院区域医学检验中心 张祎/摄 “现在不用出门,也能看病了”,连州市区域卫生信息中心主任邓意恒在连州市区域远程会诊中心内,向调研团成员详细讲解了医院及连州市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发展现状。他介绍,连州市区域卫生信息系统项目于2011年5月正式启动,旨在建立统一的全市卫生数据中心和卫生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截至2019年,连州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及全市163间村卫生站均已接入平台进行统一运维管理。目前,平台承担着连州全市及周边地区近80万人口的医疗保健及市域内近38万常住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 调研团在连州市区域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中心内观看操作演示 张祎/摄 作为“广东省卫生信息化示范单位”及广东省首个县级基层互联网医院,连州市医疗集团总院率先在全市推开“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应用。连州市医疗集团总院副院长万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连州市近年来探索出“基层检查、基层收费、上级诊断”的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了医疗集团总院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人才、技术下沉到基层,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使得连州市民“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就能享受到县级或者省级大医院诊断服务,逐步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 调研团参观连州市人民医院心电诊断中心并听取介绍 张祎/摄 连州市医疗集团总院的区域心电诊断中心是全市心电诊疗服务的基础,诊断中心借助“互联网+4G”实践模式,实现了心电报告区域同质化管理及区域互认,极大提升了连州市心电诊疗服务效率。参观期间,调研团在区域远程会诊中心内与连州市医疗集团东陂镇分院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视频连线交流,据工作人员介绍,连州市区域远程会诊平台以集团总院为桥梁,实现了“上接省级大三甲、下接基层卫生院”的纵向连接,极大地满足了基层群众享受全省各级医疗服务的需求。 调研团在远程会诊中心内与连州市东坡镇中心卫生院工作人员连线 张祎/摄 谈及未来发展方向,连州市区域卫生信息中心主任邓意恒表示,下一步,连州市将在现有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推动区域卫生信息系统“上云”,整合医疗集团内优势医疗资源,实现县域内卫生健康的“云上服务”与“指尖服务”。 美丽乡村+旅游富农,连州市精准定位促农旅融合 离开连州市人民医院,深调研团来到了拥有悠久历史的西岸镇东村,据西岸镇党委副书记欧阳剑斌介绍,东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内的八座门楼、茶盐古道、岳王庙及唐氏宗祠等传统建筑是东村特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载体。 调研团听取东村古宅改造情况介绍 林添杰/摄 调研团在西岸镇东村合影 林添杰/摄 东村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重要交通干线及国家5A级景区,如何将古村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潜力,是东村近几年不断探索的发展主题。欧阳剑斌表示,为了与连州地下河景区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双赢模式,东村根据村情实际,将村内特色建筑改造为“休闲驿站”,为游客提供了驻足歇脚的绝佳场所。同时,东村充分利用试点资金发展起生态休闲特色农庄、体验式特色采摘、特色婚纱摄影基地等项目,每年可为全村增加至少8万元收入,深入推进农旅融合,逐步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富民。 丰阳镇畔水村大夫第 林添杰/摄 同样在旅游富农方面取得卓越成果的还有丰阳镇畔水村大夫第。大夫第负责人、广东大酒店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赵聪慧向调研团介绍到,作为古村改造的典型案例,大夫第经历了由年久失修到焕然一新的“大变样”,在保留了粤北客家民居古建筑和原有庭院布局的基础上,成为了清远市乃至全省赫赫有名的特色民宿。作为对口帮扶单位广州岭南集团的“精准扶贫样板工程”,大夫第还肩负着带动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未来畔水村将逐步参与到民宿运营工作中,将大夫第建设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永不撤走的扶贫产业”,在更深层次激发旅游助农、旅游富农强大活力。 三产融合+特色农业,连南瑶族自治县实现脱贫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1日下午,调研团开启连南的调研之旅,调研团先后走访了稻鱼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产融合中心、广东瑶族博物馆、金坑村红色革命基地与兰花种植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