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不同于消费互联网平台,两三年就能起来。工业涉及生产制造、设计和流程管理,需要漫长的过程。无论是谷歌、阿里巴巴还是腾讯等公司,想要进入工业领域,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刘多直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上表示,多数企业感觉工业互联网看不清、摸不着、叫得响、热得慢,原因有很多。“从技术本身看,不少企业有了基本的支撑条件,但要满足工业互联网的要求,还有很多优化和工作需要做。” 邬贺铨认为,目前我国已在消费互联网大量应用新技术,但还不够。工业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包括传感器、检控和数据获取、制造执行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OT(Operation Technology,操作技术)则包括材料、机器、测量、管理、模型等,两者需要结合,否则工业互联网还是两张皮。 “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模式创新也十分活跃,企业集成创新的能力较强。但短板在于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原创性技术的突破还不多。”苗圩强调,我们要下大力气抓好工业互联网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原始创新上狠下功夫,练好内功。 竞赛进入快车道 寻求转型只是手段,创造价值才是目的。 GE提出了“1%的力量”的概念。在工业互联网所推动的变革中,即便效率只提升1%,所带来的效益也是巨大的。举例来说,全球燃气发电厂生产效率提高1%,可节约价值660亿美元燃油;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资本利用率提高1%,每年将减少近900亿美元资本支出;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如果能够节省1%的燃料,未来15年可以给客户节约300亿美元。 随着国内外的传统制造企业纷纷转型,工业互联网竞赛已进入快车道。 国内方面,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的“先行者”,2015年6月组建的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航天云网”)打造了我国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航天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雪梅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航天云网平台采用INDICS(工业互联网空间)+CMS(云制造支持系统)的配置,兼容智能制造、协同制造和云制造3种现代制造形态。 茅台酒业、长城华冠汽车、际华纺织等知名企业和行业龙头单位背后,都有航天云网。据悉,借助航天云网平台进行柔性化生产协同制造及智能化改造之后,这些企业研发设计周期普遍缩减了30%~45%,生产效率提高25%~60%,成本降低10%~30%,用工减少30%~60%。 被长期视为“低端制造业”代表的富士康也开始发展工业互联网。去年6月,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工业富联”,601138.SH)正式登陆A股。 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表示,富士康要完成由代工厂向智能制造科技型公司的转型。 这是顺势而为,更是形势所迫。 高铁是中国制造业的一张“名片”,但是其轨道铣磨车上的核心部件钢轨铣刀长期以来靠从国外进口,是中国制造业的“卡脖子”项目之一。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富士康开发的智能制造核心技术雾小脑技术,可以实时收集制造工厂各种各样的大数据,并通过模型预测做实时智能控制。雾小脑叠加其拥有的刀具加工、纳米涂层、精密加工技术后,富士康已自主研发出了高铁钢轨智能铣刀。 在传统制造企业看来,自己对工业设备数据具有的先天积累,是其他类型企业难以逾越的壁垒。 在“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上,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华能亮相,让台下观众颇为意外。 华能集团CIO朱卫列表示,工业互联网是华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5年的探索,华能实现了由传统的管理信息化到生产数字化的飞跃。 “去年我们把96%的水电厂数据集成到一起,今年要做工业互联网、信息系统、监管系统、数控系统四合一,形成未来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标准,然后再去打通水电。”朱卫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华能未来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转型升级靠什么,就是靠IT、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我们希望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转型升级。” 在制造业企业中,海尔集团可谓“快人一步”。2016年3月,海尔正式发布了支持大规模定制的互联网架构软件服务平台COSMOPlat。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介绍,虚实测试平台对COSMOPlat平台的测试显示,设备的物联效率提升了85%,物联协议的适配数量提升了6倍,工业APP一次合格率提升了80%,数据响应能力提升了65%。 “在市场方面,COSMOPlat已经服务客户3.3亿个,服务企业4.3万家,生态资源390万家。定制量7242万,连接设备2600多万。”陈录城介绍,目前海尔在六大区域搭建了12个示范基地,并且已经复制到了20多个国家。 工业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部分 发现并抢占工业互联网先机的不仅仅是制造业企业,商业敏锐的互联网和通信等行业的巨头们也瞄准了这一历史性机遇。 云服务为阿里巴巴实现在工业互联网的雄心提供了机会。阿里云起步于2009年,起初只服务于内部业务,随后逐渐向外渗透。 进入2017年后,阿里云在工业互联网的布局速度明显加快。2017年,阿里云先是宣布在广东建设阿里云工业互联网云平台;2018年6月,阿里又与浙江中控、之江实验室合作推出了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supET。据悉,该平台已有200多家生态参与方入驻,并已为企业创造利润。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介绍,阿里的实践显示,天河光能电池片良率提升7%、中策橡胶炼焦合格率提升5%,工业物联网为企业提升了非常高的经济价值。 刘松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工业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部分。“过去10年,在消费互联网行业发生最大变化是全世界30亿部智能手机塑造了我们的消费、衣食住行。智能手机推动了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去年以来,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技术又融合为AIoT(AI+IoT)。这个领域的一大趋势是,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浪潮将比消费互联网更长。” 以通信设备为专长切入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华为,第一要义则是为用户提供连接技术。华为云CTO张宇昕介绍,云服务过去10年主要集中于互联网的应用,如游戏、电商等,可以称之为Cloud 1.0,而华为云初始定位就是服务政企客户,称之为Cloud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