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159.86亿元,增长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0.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8%,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下降10.6%,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下降1.3%。分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0.4%,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增长5.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增长5.4%,比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工业重点行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0.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8.1%,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增加值下降17.6%,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7.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下降5.8%。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下降0.6%。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下降5.4%,集体企业下降4.9%,股份制企业下降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4%。 资质内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90家,实现增加值1042.24亿元,增长13.7%;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09.9亿元,增长21.7%;签订合同6014亿元,增长25.9%;实现利税总额115.7亿元,增长9.6%。 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148.57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70.4% 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148.57亿元,增长8.0%,占GDP比重为60.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4%。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总体较快增长,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9.9%。生产性服务业中,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55.3%,商务服务业增长21.4%,研究和试验发展服务业增长14.2%,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11.1%。生活性服务业中,规模以上房地产租赁经营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9.6%,旅行社及相关服务增长17.6%,职业技能培训增长16.6%,文化艺术业增长11.0%,居民服务业增长14.6%,新闻和出版业增长8.0%。2019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697.4亿元,增长7.1%,占GDP比重为31.5%。 全年港口吞吐量5.77亿吨,增长6.6%;外贸吞吐量4.20亿吨,增长7.5%;集装箱吞吐量2101万标准箱,增长8.8%。年末,拥有国内航线166条,国际航线34条,港澳台地区航线3条,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2556万人次,增长4.2%;航空货邮吞吐量26万吨,增长14.2%。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306万辆,增长8.3%。其中,私人汽车253万辆,增长9.2%。全年地铁开行列车47万列次,总运营里程1516万列公里,总客运量18753万人次。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15.63亿元,增长40.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3.55亿元,增长25%;电信业务总量812.08亿元,增长43%。快递业务量4.53亿件,增长18.3%。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440.4万户,增长10.6%。全市移动电话1246万户。其中,3G、4G和5G用户1084万户,下降3.9%。 金融业健康发展。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876.3亿元,比年初增加1752.0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7283.0亿元,比年初增加1747.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6755.2亿元,比年初增加838.9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8209.9亿元,比年初增加2071.1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7331.8亿元,比年初增加2097.0亿元,其中住户贷款5691.5亿元,比年初增加859.7亿元。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86.9亿元,增长10.8%。其中,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32.8亿元,同比下降0.04%;寿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54.1亿元,增长15.5%。青岛辖区全口径证券经营机构代理买卖证券交易额69736.5亿元,增长41.2%。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71家,管理基金规模821.2亿元,增长28.2%。境内上市公司累计39家,比上年增加9家。 旅游业快速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1.09亿人次,增长9%;实现旅游总收入1955.9亿元,增长13%。年末,拥有A级旅游景区110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处,4A级旅游景区26处,3A级旅游景区67处。拥有星级酒店98个。其中,5星级酒店9个,4星级酒店24个,3星级酒店62个。拥有旅行社575个。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60个,经营入境和国内旅游业务旅行社515个。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3788套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2.7%。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含房地产)1190个,较2018年增加702个,完成投资增长40.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8.2%。 以“双招双引”推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全市“十强”产业投资项目3059个,投资增长28.3%;新动能投资拉动明显,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8%;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6.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6.8%;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9.7%。全面发起“15个攻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经略海洋攻势,“蓝色药库”等重大工程顺利实施,全市涉及海洋产业投资项目128个,海洋产业投资增长56.5%。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271个,投资增长12.3%,胶东机场建设基本完成,济青高速改扩建、新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以军民融合示范区为主的军民融合发展投资表现优异,在建投资项目90个,投资增长43.2%;乡村振兴投资项目966个,投资增长25.5%;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增强,民间投资在建项目3504个,完成投资增长20.9%;科技引领城建设加快,科技领域相关投资项目206个,投资增长133.5%。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803.8亿元,增长21.5%。其中,住宅投资1239.1亿元,增长19.7%。商品房销售面积1651.8万平方米,下降8.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75.6万平方米,下降6.5%。 全年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3788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1076套,经济适用住房953套,限价商品住房1759套。截至年底,全市正在享受租赁补贴家庭共9937户,全年发放租赁补贴5151.76万元。 国内贸易方面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1%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7.1%;餐饮收入额增长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