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对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表示,中国政府在恢复经济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投资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基建项目审批速度增快,以5G、特高压、城际高铁、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各省已经出台了6万亿的项目安排。这些新基础建设一方面拉动了今年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推动技术更新,带动产业转型。此外,中国政府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刺激消费。供给侧方面政府发布一系列政策推动消费升级换代、智能消费等措施,增加居民需要的高质量消费的供给,各地方政府在需求端也及时出台了旅游、惠民、买车等补贴政策支持。 朱民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反弹最大挑战在出口领域,全球疫情继续指数级发展,在英国和瑞典的“群体免疫”政策下,德国开始关闭边境,估计更多国家会采取“封城”“锁国”政策。预计今年全球贸易将严重下跌,进入负增长区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关联,现在很多地区复工率很高,但总体产能运营水平不高,外向型企业缺少海外订单。中国需要根据全球防疫新情况和贸易形势对宏观刺激经济政策进行不断调整。 未来全球经济与全球化走势 谈到未来全球经济走势,福尔曼认为,未来走势取决于各国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中韩已取得两场战役的阶段性胜利,但是目前我们距离全球胜利仍有距离。 朱民认为,疫情直接冲击消费,进而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和产业链运作。恢复经济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改革政策。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宏观政策空间很小。发达国家的利率水平已经为零甚至负利率,没有降利率空间。主要发达国家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也都增长了三倍以上,购买资产的空间也有限。财政政策在恢复经济中特别重要,减税,补贴,给居民现金等,都需要大量财政资金。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平均上升了50%,新兴经济体中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债务也增加了30%,各国政府财政刺激经济的空间有限。朱民认为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已经进入衰退。他表示,2008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中速增长,过去10年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危机前10年的世界平均经济增长速度,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9%。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跌至2%以下。 朱民对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表示,今年全球股市的三次巨幅下跌均属于市场内理性调整,而非受到市场外的信息影响导致的恐慌抛售,反映了市场对于局部疫情影响,能源价格大幅下跌和疫情全世界蔓延下公司盈利能力和不确定性的预期。股市第一次下跌受中国和亚洲疫情影响,属于局部地区问题,波动较小;第二次下跌由能源市场价格引起;第三次下跌源自全球疫情迅速发展,使市场对于全球经济调整的预期发生变化。他认为,全球金融市场还会根据疫情的发展和各国政府抗疫和刺激经济的政策变化而进一步调整,现在形势每天在变,股市波动不可避免。而当前全球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主权债务和企业债务上,这两个薄弱点会不会被突破,成为判断是否会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依据。 谈到对全球合作的预期,朱民对于民粹主义政治对全球合作的挑战表示担忧。他认为,疫情的解决一定需要全球合作,目前许多国家民粹主义当道,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加大了全球合作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但疫情是全世界的公共事件和危机,他热切期盼世界能在抗疫上努力合作,并由此推进世界政治、经济和金融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建设。 简世勋认为,欧盟国家内部的团结合作也面临挑战。德国已经禁止出口医疗物品到意大利,国家间不信任风险升高,各国注重维护自身利益,可能带来全球化的逆转。 福尔曼认为,新冠疫情是全球化危机,但有利的一面是,政府的权力在危机期间扩大,而这恰恰是建立全球风险治理机制的重要转折点。可以看到,目前英国脱欧等议题都暂时搁置起来,全球利益共同体的概念得到充分体现。各国首要的任务都是疫情的抗击,经济受疫情影响的方式、相应的政策也有相似之处。他对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表示,面对疫情世界各国都在同一条船上,各国要有共同的努力方向,国家间的合作程度越高,最终结果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