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腔?正襟危坐?满脸严肃? 这些都OUT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理论宣讲不来点创新怎么行 理论也可以年轻态 一批热忱于理论宣讲的青年人走上了台前 他们,充满朝气与活力 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 他们,代表官方,不打官腔 他们,让理论充满了时尚气息、时代元素 半月谈新媒体中心打造的 30集《理论达人讲解新时代》微视频 2019年4月24日正式上线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告诉你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 请看第十一集微视频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 杨扬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中国的体育事业从来都是和国家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 我从9岁开始练习滑冰,一直到2006年退役。23年运动生涯里,让我记忆最深的不仅仅是为中国获得的冬奥会首金,还有那些曾经遭遇过的困难,品尝过的失利,以及战胜各种困难、摆脱失利阴影的艰难过程。 竞技场上强手云集。成绩不仅仅在于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块奖牌,更在于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竞技场外,体育能够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无论是在什么历史时代,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始终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家提出建设体育强国的发展战略。建设体育强国,就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的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如今,人们在健身房里挥洒汗水,在运动场上奔跑向前。蓬勃发展的全民健身活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就是要不断提高百姓的健康水平。 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全民健身就没有全民健康,没有全面小康。 中国是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体育事业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每一个人的健康福祉。 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我倍感骄傲和自豪。 再过不到三年时间,中国的体育人又将迎来一场举世瞩目的国际盛会。 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我们申办冬奥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快速进步,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去。 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们对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庄严承诺,也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我相信,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指导下,在中国强大综合国力的支持下,我们必定能够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向祖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总策划:严文斌 总监制:叶俊东 许基仁 副总监制:王运才 丁玫 周杰 王永前 执行策划:孙爱东 吴俊宽 姬烨 监制:孙爱东 总导演:史劲松 主讲人: 杨扬 统筹: 侯岩同 导演:张初 新媒体推广:盖艺腾 马小茏 项目运营:王小丹 张初 美术设计:朱姗姗 康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