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业内传出阿里体育与苏宁体育成立合资公司,虽未官宣,但已有媒体称双方的合资公司名为“橙狮”。随后,PPTV的少数员工入驻优酷进行相关对接工作。然而,8月初,这些员工又悄然撤离。 日前,优酷内部人士告诉虎嗅,阿里与苏宁在7月联合组建的体育公司,目前已停摆并解散,而苏宁方面亦明确向虎嗅表示,双方“暂时不合作了”。 据优酷知情人士透露,暂停的原因是双方在进入谈判收购阶段时,苏宁突然抬高价格,阿里无法接受。随后,苏宁体育此前提供给优酷体育的中超、亚足联赛事、德甲、意甲等内容全部被毫不留情地瞬间撤下。 面对用户不满和质问,优酷体育于8月7日贴出告示称:由于内容限制等原因,8月8日之后无法提供足球赛事的直播点播服务,会员将进行折价退款,连续包月服务则终止扣款。 这些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都在过去一个月内上演。阿里失去了对抗腾讯体育的唯一筹码,对大体育的生态构想暂时落空。 阿里与苏宁的露水情缘 虎嗅从行业人士处获知,阿里与苏宁的这场谈判绵延日久。 早在2018年,苏宁就有意打包体育资源,卖掉PPTV(现名PP视频,该平台先后换用PPTV和PP聚力的名字,但以PPTV广为人知,故本文均用该名,下同),而理想的买家只有阿里巴巴,双方也情投意合,以至于即便在尚未谈妥的2018年底,优酷就已开始从PP体育拿到的足球赛事版权资源,至2019年7月,眼看一切都将按剧本预设的方向走,苏宁放飞了一只黑天鹅:苏宁反悔、抬价、撤版权、撤员工。 一只脚本已迈过门槛,如今又退了出来,但还没撕破脸——双方重回谈判桌。 “露水夫妻”散伙后,金钱损失尚且不论,因付费内容无法兑现而导致优酷“言而无信”,更令其潜在的品牌损失无法计算。 在这起令阿里又赔又折的交易中,苏宁为什么要甩掉买了六年之久的PPTV?有了优酷的阿里,为何又要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蜜月之后的合资公司为何突然死于摇篮? 边打边退,苏宁的视频困局 2013年,陷入财务绝境的PPTV接受苏宁战略投资,六年间,以重金购买体育版权,如今已变身体育视频网站。 一家电商涉足视频和体育产业,通常是企图通过“球队—赛事版权—视频流量—电商”引流,进而拉新和提升GMV。但苏宁的电商业务并不那么性感,7月底发布的财报显示,苏宁易购2019年上半年营业利润大降77.24%。 “张近东真正重视的业务还是体育和地产。”一位曾在苏宁体育供职的员工告诉虎嗅,苏宁之所以搞体育产业,也是学恒大。苏宁试图通过买球队、做大体育产业,为其地产业务“苏宁置业”打品牌,进而卖房子。而苏宁置业官网显示,其地产业务与体育业务捆绑紧密,除建设“体育小镇”之外,还组建“足球青训营”,以实现“生态联动”。 这个看似完美闭环的业态,第一个缺口是体育赛事版权。 从2015年开始,苏宁面临乐视体育、腾讯在赛事版权上的抬价与围攻。苏宁曾用2.5亿欧元购买西甲6年独家版权(现已归爱奇艺)、7.21亿美元买下英超在大陆和澳门地区的7年独家版权,林林总总下来,苏宁在赛事版权上的投入累计超过100亿元。尽管投入巨大,但体育赛事并不赚钱,且对地产业务帮助不明显。 另一大缺口是视频网站PPTV。 “赔钱”是互联网视频行业十几年来的一贯传统。四年来,在同行都在抢购影视剧版权吸引付费会员时,PPTV缺席了大部分热门影视综艺的竞争——尽管PP体育宣称已有12.8亿人次观看了上个赛季的英超联赛,但并不会给视频平台带来相应数量的付费会员(事实上,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过去一年,PPTV的移动日活已接近腰斩,数据图见后文),至于扭亏更是天方夜谭。 观看体验并不那么好的体育赛事,几乎是PPTV近年来唯一活着的支柱,而这苟延残喘的生存,却是建立在苏宁不断割肉的基础上。 无论是直线摊销还是加速摊销,租来的版权就一定存在价值损耗,苏宁为PP体育购买的版权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折价,故苏宁的焦虑可以想见。如今,体育版权和视频平台之于苏宁已形同鸡肋,在薪尽火熄之前将内容和视频平台卖出去,强过眼睁睁看着当年花10亿多买来的PPTV死去。 阿里的体育饥渴症 互联网巨头对体育行业的兴趣,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儿。 比起乐视、苏宁和腾讯,在折腾外围的阿里体育,一直未能跻身第一阵营。 “阿里体育一直想讲述一个更宏大的故事,但这个逻辑在体育产业并不成立。”有体育行业人士评论道,直到2018年,优酷高价拿下世界杯新媒体转播权(有传闻称,优酷方面出价16亿元左右)。官方对外宣称,这场持续一个月的赛事,取得了日活环比增20%和直播观看人数超1200万的成绩。而在世界杯后,优酷没有留住这些用户,活跃度恢复至赛前水平(甚至更低),这也许是阿里在体育领域“开窍”的一个原因——体育赛事确实能带来大量活跃用户和流量。 因此进入2019年,阿里盯上腾讯,争夺NBA。但最终,腾讯用5年共15亿美元的代价,捍卫了NBA独家合作方的地位,而号称“诚意满满”的阿里落败。因此阿里无论如何都需要新的弹药来填充版权库,苏宁手里的体育版权是一个不错的标的。 然而问题是:如果体育版权在苏宁的羽翼下尚且不能盈利,在阿里的屋檐下就真能过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