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河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新中国70年外贸简史:从小兔到大象(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28
摘要:经过讨论和修改,3月22日,国务院原则上批准了这个报告。方案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指导和同意。“43方案”带动了中国外贸的发展。1973年对外贸易总额是1970年的2.4倍,1974年是1970年的3.2倍。成套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引进

经过讨论和修改,3月22日,国务院原则上批准了这个报告。方案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指导和同意。“43方案”带动了中国外贸的发展。1973年对外贸易总额是1970年的2.4倍,1974年是1970年的3.2倍。成套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为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腾飞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四、逐步扩大不断深入式开放下外贸发展(1978-2010)


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征是逐步扩大开放,在开放及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当中带来国内相关机制体制变革及产业体系的全面成长。


1978年12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决定把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共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和研究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特点的基础上,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要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要学会两套本领——组织国内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


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被正式写入我国宪法。


1978年2月16日,国家计委在向中央政治局作的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中,提出了从1977年到2000年的23年设想,并制定了保证设想实现的包括“整顿”、“加强科研和引进新技术”、“改进经济管理体制”、“学会组织和管理现代化生产”等在内的15个重大政策和措施。《汇报要点》还提出了“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国外去考察”的任务。


1978年,我国以现汇方式引进了22个大型项目,合同金额为78亿美元,简称“78计划”。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将大连建成北方经济特区的构想。


从1978年初起,陆续派出了分别由谷牧、林乎加、李一氓等率领的多个考察团,到欧洲、日本、港澳等地访问。


回国后,1978年6月,华国锋主持政治局会议听取了谷牧等人的汇报。谷牧汇报中国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差距,应当利用当前国外资金过剩的有利时机,积极对外引进。对此,到会的叶剑英、李先念等人纷纷表态支持。华国锋当即拍板,由谷牧组织出几条引进措施,到国务院务虚会上讨论。


在7月6日—9月9日的国务院务虚会上,60多位部委领导参加并做汇报,讨论对外引进议程。邓小平同志很重视引进外资,他与余秋里、谷牧、康世恩谈话时提出:同国外做生意搞大一点,搞它500亿,利用资本主义危机,形势不可错过,胆子大一点,步子大一点。不要老是议论,看准了就干,明天就开始,搞几百个项目,从煤矿、有色、石油、电站、电子、军工、交通运输一直到饲料加工厂,明年就开工。


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率团访华,建议以“合资经营”的方式引进汽车项目。邓小平随后作出了“合资经营可以办”的批示,由此打开了中国合资经营的大门。


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以利用好这两个地区毗邻港澳台的独特区位优势。


1980-1988年,我国共建立了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国家给予特区特殊的财政、外汇、税收、进出口管理政策,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外商投资,以此带动对外贸易发展,加强与国际市场的经济关系。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中国沿海的大连、秦皇岛等14个港口城市,并先后在其中的11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978年至1991年期间,我国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地区——内地”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到1993年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经过长期艰苦的谈判,2001年11月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我国正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此后,我国又成功应对了加入世贸的各种挑战,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加快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使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迈上了新的台阶。


这一时期外贸体制改革很多。


在外贸管理方面,将以往以计划调节为主改变成以市场调节为主,取消了出口收汇、进出口用汇等多项外贸指令性计划;在外贸经营上,打破了国营外贸企业垄断经营的局面,逐步发展民营外贸企业和工贸公司,建立中外合资外贸企业,实行外贸主体多元化;在经营业务上,打破了企业单一经营传统,逐步建立起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贸工农相结合,内外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新体制。


到90年代后期,我国外贸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外贸体制框架。


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为适应入世的新要求,我国外贸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开展,建立了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进出口管理法律框架和制度。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