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对贫困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减贫成功的本质特征。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一样,中国把贫困治理的重点放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有一个金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的关注。同样是对农村的贫困治理,中国在治理主体上占据独特优势,有一支坚强有力的党员队伍保证贫困治理方案实施。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设好农村党组织》一文中写道: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的保证。他指出,农村脱贫致富的核心就是农村党组织。我们的农村党组织能否发挥核心作用,直接关系到脱贫致富事业的凝聚力的强弱。中国共产党让干部下基层,体会贫困并参与贫困治理。为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实基层党组织实力,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开始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把大量的优秀人才向农村派遣,夯实贫困治理基层工作,这是其他国家在贫困治理中无法做到的。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反贫困赢得最终胜利的法宝。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做为奋斗目标,而贫困治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曾回顾他在陕西省延安市梁家河插队时的经历。他说:“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正是这一朴素的心愿,使得贫困治理在中国不是一件政府的日常工作,而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步骤,“中国梦必须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