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河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世界“抢购”中国原料药(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01
摘要:据印度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4月~12月,印度的药物制剂及生物制品类商品出口120.18亿美元,同比增长14.18%,在印度全国出口总额中占比5.03%,位列印度第三大出口产品。同期,印度还出口了29.57亿美元的原料药及

  据印度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4月~12月,印度的药物制剂及生物制品类商品出口120.18亿美元,同比增长14.18%,在印度全国出口总额中占比5.03%,位列印度第三大出口产品。同期,印度还出口了29.57亿美元的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同比增长5.78%。

 

  3月以来,因原料药库存告急,印度频频采取特殊举措。

 

  3月4日,印度政府开始禁止26种原料药和药剂的出口,包括扑热息痛、替硝唑和红霉素等常见抗生素。记者查询印度海关数据发现,印度此次限制出口的26种原料药及制剂,大都为往年出口额较高的产品。上述26种原料药及制剂在2019年4月~12月的出口额累计约19亿美元,在同期印度出口总额中占比0.72%。

 

  此外,印度医药部制定计划,将建立原料药行业公用设施援助中心,为各州政府即将建成的原料药园区提供支持。该项计划最新实施的举措是,印度政府包专机从中国空运6吨原料药给本土制药企业Cipla。

 

  一方面,国际市场对原料药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全球疫情蔓延引发的生产停滞及物流中断,引发原料药全球供应链梗阻。当前深处疫情旋涡的美国及欧洲地区,对药品供应链中断十分忧心。

 

  2月2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医药企业供应链的影响发表声明。声明称,“一家药品生产商通知FDA,其存在成品制剂供应短缺问题,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下来自中国原料药存在供应问题。与此同时,FDA确定了20种仅从中国采购原料药或者成品的药品,并与相关药企合作,以评估是否存在因疫情暴发而出现药品短缺风险。”在该声明中,FDA提醒药企尽快寻找能够替代存在短缺风险的原料药来源。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3月10日发布消息称,欧盟为应对COVID-19疫情中的药品供应,特别成立“欧盟执行指导小组”,以保障欧盟成员国内存在药品供应短缺风险的患者。该消息强调,“重中之重的是,确保药品供应的连续性是药企的责任。例如,这包括药品生产商采取适当的弹性措施,增加库存,或者同时采购成品和原料药。”

 

  随后EMA在3月24日发布的疫情通报中称,“由于对某些药物的需求增加,一些会员国正在经历药品短缺。这是因为药物用于治疗COVID-19病人,或者是因为病人需求的药物比平时更多。为了防止对供应链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患者应仅接受其通常的药物供应。”

 

  贸易壁垒

 

  我们和另外两家中国药企一起参与应诉,最终印度终止调查,不再征税。

 

  实际上,除新冠肺炎疫情此类偶发因素外,原料药的产业链全球行还常常被“人为”干扰。包括限制出口在内的贸易壁垒,往往让中国出口的原料药“被拒签”。

 

  2001年以来,印度四次发起对华扑热息痛反倾销调查。印度对华扑热息痛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措施,前后维持了17年。在这期间,中国扑热息痛生产商出口至印度的原料药,价格波动剧烈。

 

  据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贾征介绍,“此类反倾销调查案件对中国原料药生产商的影响有这几种情况:一是案件撤销,不予征税;二是案件征税,但是税率不高,应诉原料药生产商还可以继续出口;三是案件征税,但是税率高,应诉企业全部或部分无法继续出口。案件征税如果过高,应诉企业基本就失去当地市场。”

 

  在印度最近一次发起对华扑热息痛反倾销调查中,调查机关认为印度国内产业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倾销或损害可能再度发生,因此决定终止对华扑热息痛征收反倾销税。至此,常年被印度“拒签”的中国扑热息痛终于得以正常出口印度。

 

  想起2019年1月的这次应诉经历,上述鲁安药业负责人直称不容易,“我们和另外两家中国药企一起参与应诉,最终印度终止调查,不再征税。按照印度的规定,我们胜诉后,所有向印度合法出口扑热息痛的中国生产商,都不再征税。”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9年,中国出口扑热息痛货值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73%。

 

  长年在原料药反倾销案件中代理应诉的贾征律师分析指出,近年来印度发起的对华原料药反倾销调查,有着共同的背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成品药生产国之一,制药水平很高。印度对中国的原料药,客观上是存在依赖性的。所以每次印度对华原料药反倾销,其当地的进口商和下游用户的反对声音也会很大。印度政府要在保护本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和保护下游成品药生产企业中间权衡,找一个折中点。

 

  事实上,印度政府近年来大力扶持“印度制造”,印度各地陆续兴建原料药园区,印度药企也纷纷向上游发展,但短期内难以改变现存的原料药供应链格局。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看来,“印度是原料药和仿制药的生产大国,在全球药品供应链中占据一定份额。在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大流行状态下,出于保护本国药品需求的考虑,采取了原料药出口限制措施,这对全球药品产业链的生产供应不仅会进一步扩大供求缺口,而且会助长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此类贸易壁垒举措会阻碍全球药品供应端和需求端的适配。如果供求关系缺口进一步扩大,势必会促使原料药价格上涨,进而恶化全球抗疫的药品供应紧张形势。”

 

  价格上涨

 

  浙江台州的某原料药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市场剧烈变化,这个行业集中度在进一步提升,那么长期看就存在产品涨价这个逻辑。

 

  原料药在产业全球行中未能及时到达目的地,局部市场供需错位进而触发的价格上涨,正体现在多个原料药品种的市场价格波动中。

 

  据上述鲁安药业负责人介绍称,“往常DC级扑热息痛颗粒的单价比原料药高,但在近期订单中,扑热息痛原料药单价已接近DC级扑热息痛颗粒的单价。扑热息痛原料药出口订单的单价平均增长了10%。”

 

  浙江台州的某原料药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市场剧烈变化,这个行业集中度在进一步提升,那么长期看就存在产品涨价这个逻辑。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