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供给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托幼、养老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要千方百计加大医疗防护物资供应力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保障。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将中央预算内投资优先向疫情重灾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隔离设施等传染病防治急需的项目倾斜。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抓好重要民生领域复工复产工作,增加重要生活物资供应,继续做好重点农产品保供稳价,保障重点人群基本生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持续提高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 (责编: 王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