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营收端(利差收入/营业收入、中间业务收入/营业收入) 1、今年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分别为70.78%和13.92%,因此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分配应向着利差收入70%、中间业务收入15%的结构去调整。 2、通常情况下股份行的利差收入占比较低、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高(如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等),近年来由于投资类资产占比的提升,一些城商行也呈现出和股份行初期相一致的特征(如江苏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苏州银行、郑州银行等),即更多的营业收入体现在投资收益科目上。 3、多数银行仍依赖于传统利差收入,如常熟银行、紫金银行、重庆农商行、邮储银行、苏农银行、西安银行、成都银行、贵阳银行等等,张家港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甚至出现负值。 (四)零售端(零售贷款/全部贷款、零售存款/全部存款、存贷比、零售存贷比) 1、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零售贷款/全部贷款、零售存款/全部存款、存贷比、零售存贷比的平均数值分别为35.33%、36.56%、91.29%和78.46%,当然这些银行的零售精力基础通常比较好,因此对于更多的中小银行参考价值可能不是太高,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零售贷款占比较高的3家银行分别为平安银行、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等,可以看出主要为股份行和一些城商行(如上海银行、杭州银行等)。 3、零售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依次为邮储银行、常熟银行、农业银行、江阴银行、张家港银行、紫金银行、西安银行、苏农银行等。 4、零售存贷比较高的银行通常是从资产端来拓展其零售业务,这些银行主要为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杭州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零售存贷比均超过100%、其中平安与浦发均超过200%)。 5、存贷比较高的银行主要为股份行。 四、资产质量与资本情况相关指标 (一)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关注贷款率 1、不良贷款率低于1%的银行有4家,分别为宁波银行、邮储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关注贷款率较高的银行主要有青岛农商行、张家港银行、苏农银行、青岛银行和华夏银行,因此青岛地区两家银行的资产质量需要引起关注。 2、拨备覆盖率高于300%的银行有7家,分别为宁波银行、常熟银行、南京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上海银行和杭州银行。 3、整体上看今年前三季度,上海银行、贵阳银行、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而苏农银行、青岛银行、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略有下降,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