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截止目前,38家上市银行已全部发布了2019年三季度财务报告,其中浙商银行、中原银行仅公布较少的规模与业绩指标(如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因此本篇报告仅在个别部分涉及这两家银行,同时由于各家银行公布数据的范围有所差异,因此各维度之间的上市银行数量并不总是一致,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整体上看,虽然2019年以来内外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监管压力仍然比较大,商业银行经营的主动性也有所降低,但商业银行今年前三季度的主要指标表现继续印证我们在年初关于“未来3-5年银行业进入白银发展时代”的判断,多数上市银行在顺应政策导向的同时(如同业业务压缩、回归存贷传统等等),仍然可以交出相对亮眼的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分别达到17%和12%以上,不过在回归传统的过程中,上市银行的之间的分化也愈加明显,国有大行的优势进一步突出。 一、规模指标(总资产、营业收入、利差收入与净利润) 38家上市银行拥有总资产186.50万亿元,创造了创造了超过3.80万亿元的营业收入和1.40万亿元的净利润。 1、通过总资产与业绩指标的排序,既可以明确目前各上市银行的位置,亦可以评估各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面中的对比结果告诉可以很明确地我们并非规模较高的银行盈利能力也更强。例如,招商银行虽然规模仅排第7位,但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却分别排在第6位和第5位,创收能力强于交通银行。 2、工商银行成为总资产第一家跨过30万亿元的国有大行,农业银行超过建设银行位列国有大行第3(建设银行的盈利能力依然强于农业银行),国有大行中仅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在10万亿元左右徘徊(邮储银行由于成本收入比较高使得其净利润排序比较不理想)。 3、股份行中创收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招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与浙商银行,同时招商银行也是第1家总资产跨过7万亿大关的股份行。 4、城商行中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与江苏银行的总资产均已跨过2万亿大关(超过股份行中的浙商银行、江苏银行2019年刚刚跨过2万亿),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的总资产超过万亿,其它总资产在5000亿元以上的A股上市城商行依次为杭州银行、中原银行、长沙银行、贵阳银行与成都银行。不过从创收入能力来看,宁波银行要强于规模更大的南京银行。 5、农商行中仅重庆农商行的总资产跨过万亿大关(今年刚刚突破),其余A股上市农商行的规模比较小。 二、增速指标 (一)资产端(总资产增速、贷款增速、投资类资产增速) 1、今年前三季度,总资产增速、贷款增速、投资类资产增速的平均数值分别为7.05%、13.50%和7.33%,整体上看相对比较平稳,且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其它类别资产,符合监管导向。特别是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受政策导向等因素推动,今年扩表特征非常突出,可以预判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对全国性银行及部分优质中小行极其有利,正所谓“监管愈严、环境越差、国有大行越浪”。 2、前三季度总资产增速超过两位数的银行分别为华夏银行、长沙银行、苏州银行、青岛银行、青岛农商行、宁波银行、成都银行和农业银行。 3、贷款增速高于20%的银行有4家,分别为青岛银行、青岛农商行、长沙银行和成都银行,投资类资产增速高于15%的银行有3家(苏州银行、重庆农商行和成都银行)。 4、张家港银行、兴业银行和紫金银行的投资类资产余额出现了下降,表明这三家银行可能正在调整资产端结构,压缩类信贷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