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首解释称,鞋号以及鞋号的产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球鞋在二级市场中的价格。“比如,41码的鞋需求量更大,但品牌商的产量少,这就决定了41码鞋的价格涨幅更大。由于亚洲人的鞋码偏小,女性和学生也开始对球鞋越发热衷,小码鞋往往保持着更高的溢价率。这其实也是一个价值匹配的过程。” 博主们发布的到底是心得分享,还是庄家故意布置的阵局,在当下阶段已经很难分辨清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鞋友告诉记者,他之前预售买了两双AIR FLIGHTPOSITE ONE 2019年版风一球鞋,共花了7000元,“自己初入这圈也不太懂,看到别人带节奏作分析,自己也跟去买。还好抛售得早,只亏了300多,现在一双已经跌到1000多元了”。 据业内人士称,一些有资金优势的庄家会在其中故意引导散户购买,从而拉动价格,将自己的囤货在高价时销售出去。刘畅有些无奈地解释称,现在看到炒鞋能挣钱再进来的散户,少数会挣几万,多数都是亏本的,利润都被庄家拿走了。 一位拥有9000多粉丝量的博主表示,自己一些朋友卖鞋都是靠谈渠道进货,然后囤货卖货,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现在云炒鞋人们不需要靠拿货渠道,不需要囤货,甚至连啥鞋子都不清楚,也在收割一些外行散户的信任和利益。” 交易市场还需加强监管 为解决恶意炒鞋的行为,平台在陆续制定相应的规则。毒App对外沟通主管昭阳公开表示,“毒App正在通过升级优化平台治理措施、完善平台赔付机制等杜绝炒鞋行为,保障买卖双方权益。我们也呼吁国内外同行业一起努力优化潮流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与此同时,ne也在行动。2019年8月5日,nice平台对30分钟内频繁取消购买订单的交易订单收取0.5%手续费,提高恶意刷单抬高球鞋价格的成本,用增加炒鞋成本的方式遏制恶意炒鞋。8月8日,nice成立风控组,封禁了30名恶意刷单的用户并加入nice黑名单,风控组对nice平台交易全方位监督管理,降低买卖交易风险,打击恶意炒鞋、刷单。 “随着更多的球鞋爱好者涌入到电商平台,竞争越来越激烈。”周首表示,“球鞋交易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我们鼓励更自由的交易带来更加公平的市场与价格,但这绝不能成为某些用户利用它进行短期牟利与恶意炒作的借口。” 据了解,球鞋在球鞋潮牌交易平台的综合溢价率在30%左右,新上YEEZE 500的溢价率有20%,有溢价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球鞋只有千分之几,限量款更是稀少。 事实上,9月终于迎来炒鞋降温,但以nice与毒为首的潮牌交易平台依旧面临严峻的挑战。七八月的炒鞋热吸引大量投机者入局,一到9月大量热款鞋高开低走甚至暴跌的局面也反映出线上球鞋交易市场的跟风性和盲目性。 对此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分析指出,线上环节中买卖双方都是在无实物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卖家通过差价赚取收益,这类平台实际上将球鞋这类商品逐步转变为金融产品,这可能会涉及到企业需在线上球鞋交易市场中加入金融监管的问题。此外,对于球鞋的鉴定保证以及线下是否存在交易中的货量等问题都是平台面对的风险。 在消费升级过程中,消费者自然会追逐买热款。当前的消费者有着自己的审美体系,走着个性化路线。在周首看来,球鞋交易是一个自由定价的市场,平台无法对涨价与降价的幅度做出明确规定,但有义务杜绝恶意炒鞋行为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