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北京VS上海:“活着为了工作”还是“工作为了生活”?(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06
摘要:无论是文学、资讯及其他泛阅读,还是运动、美妆等自我关爱,亦或是旅拍、智能家居等生活新鲜感层面,上海都展示出足够的热情和闲趣拥抱生活。在文娱活力方面,“娱”的所占比重也要远远高于“文”。“时尚新潮”“

无论是文学、资讯及其他泛阅读,还是运动、美妆等自我关爱,亦或是旅拍、智能家居等生活新鲜感层面,上海都展示出足够的热情和闲趣拥抱生活。在文娱活力方面,“娱”的所占比重也要远远高于“文”。“时尚新潮”“热爱生活”的城市气质是上海的精神内核。

就像郭敬明在《小时代》中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描述一样“……外滩终于露出了它崭新的面貌,奢靡的、妩媚的、古典的、新锐的、搔首弄姿同时也盛气凌人的新颜。仿佛一个穿着华贵衣裙的贵族少女,沿着黄浦江岸轻轻地趟了下来,她曼妙的腰臀曲线弯成外滩动人的天际,她雪白的大腿撩动着无数金融家的炙热春梦”。

与北京相比,无论是从城市面貌还是物质文明的角度来看,上海都提供了更具活力的烟火气息与最具色彩的都市生活图景 。

北京与上海的较量,也是两个城市群的角逐

分别从工作、生活与精神需求的角度来拆解两个城市后,不同个性的年轻人应该会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归属。北上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地理与行政区位决定了它们作为中心城市组群发展的未来,出于这种考量,“北京还是上海”背后其实是“京津冀还是长三角”的问题。

一方面,城市群的协同是影响城市发展潜力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地理空间的接近让城市群内多个城市成为一个整体,年轻人选择其中某个城市,事实上是拥抱了整个城市群的资源。

当我们将比较范围扩展到更广阔的地理空间,又有了一个新的视角。

从北上所属城市群各城市的青和力排名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呈现出更好的城市层级体系。在上海之后,杭州、南京、苏州进入青和力前10名,宁波、无锡进入前20名,在不同程度吸引年轻人的分位段都有排位靠前的城市。相较之下,京津冀地区在北京和天津之外,城市群缺少中坚城市 ,青和力仅次于天津的石家庄,也已经排至第41名。

为了对比两个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这里我们引入了表现空间相关性的莫兰指数。莫兰指数大于0表示城市间的发展与地理集聚呈现正相关性,靠得越近发展程度也越相近;小于0则说明城市间发展与地理集聚呈负相关,靠得近的城市发展差距较大。

根据统计结果,长三角和京津冀的青和力发展指数总分均呈现出负相关,上海和北京一定程度上都表现出中心城市的强势。但如果计算青和力各细分指标的莫兰指数,明显能看到北京与周边城市的差距更大。

在产业发展方面,北京的中国500强、独角兽及新经济上市公司的数量总和占据京津冀城市群的86%。而在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只占40%,紧随其后的还有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产业发展并不弱势。

与城市群内产业发展失衡相对应,京津冀地区的工作机会分布也十分不均衡。应届生的校招机会、大公司和前沿行业的招聘名额几乎被北京包揽,薪资水平也领先较多。相较而言, 长三角的工作机会含金量得分呈现较高的空间正相关,围绕上海的江浙地区城市亦有不少就业机会,收入性价比也相对较高。

在生活新鲜感与文化娱乐活力等软实力方面,上海对于长三角地区周边城市亦有正向的带动作用。经过上面一番对比可以看出,在较为硬核的城市发展能级和工作机会含金量方面,北京拥有更加强大的资源;在提供舒适和便利的生活、更具商业活力的街区和容纳新生活方式等方面,上海有明显的优势;而在满足年轻人文娱需求与自我成长方面,两座城市的文化娱乐活力不相上下。当超级城市的理想与欲望承载不起高昂的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时,上海青年退一步还有很多不错的长三角备选城市,而北京青年需要付出更高的机会成本寻找退路。

所以, 对于不到巅峰心不死的事业狂人,北京可能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但对于混好CBD圈层更要有腔调生活的小资青年,上海也许才是他们的终极理想城 。白玫瑰和红玫瑰没有绝对的孰是孰非,只有合适与否。不同的青年,对于理想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义。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