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批怀揣报国梦的交大人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传承交通强国的梦想 矢志创新争创一流的脚步从未停歇 实力卓然的北京交通大学 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1950年,毛泽东主席任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为校长 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64所重点大学之一 首批具有外国留学生培养资格的大学之一 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 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最早具有招收艺术和体育特长生资格的高校之一 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首批进入“2011计划” 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围绕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建设“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学科领域 形成“一校多区”格局。学校在被称为“学府胜地”的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2015 年 9 月,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的威海校区正式投入使用;2019 年,学校在河北省黄骅市建设北京交通大学海滨轨道交通综合研发实验基地;在河北省唐山市成立唐山研究院,着力打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以及国际教育培训的示范区。 学科强劲的北京交通大学 历经双甲子发展,北京交通大学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 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在众多学科排名中,北京交通大学优势凸显。 2020年7个学科入围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1个学科领域和7个学科进入QS世界顶尖学科 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连续3年蝉联世界第一 15 个学科入围 2020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工程学进入ESI前1‰ 4个学科进入ESI前1% 系统科学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连续四次蝉联全国第一 5个学科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前10%(A类) 7个学科进入前 20%(B+) 3个学科进入前 30%(B) 知行合一的北京交通大学 百廿交大,知行合一。学校坚持“基础宽厚、专业精深、思维创新、能力卓越、品德优秀”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精英人才和轨道交通领域的领军人才。 学校目前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 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 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 8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方向) 1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个专业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 学校设有知行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60余项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8%上下 2019年本科生保研率22.4% 2020年7月成立詹天佑学院,作为学校实体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统筹推进学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学校特色优势学科科技领军拔尖人才培养。 科技报国的北京交通大学 百余年间,北京交通大学始终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信息、管理和交通科学与技术等优势特色学科,全面参与了铁路大提速、青藏铁路建设、大秦铁路重载运输、高速铁路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等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服务国家交通、物流、信息、新能源等行业以及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海内外10余万交大人用智慧和汗水,开创了诸多“历史首次”。 历史悠久的北京交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