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惊喜的是,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新动能持续发力。二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支付宝《中国小店经济五一报告》显示,在消费券发放和“五一”小长假的双重刺激下,中国上千万家小店正在快速恢复元气。“五一”期间,有800万家小店的收入已全面超过去年同期……信心和力量在经济浪潮中奔涌向前。 考题二:民生底线为啥能够牢牢守住? 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困难增多。党中央最牵挂的是民生保障,最惦记的是百姓福祉安康。 往年春节后的“返工潮”通常是企业招聘高峰期。但今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招聘高峰被迫按下“慢放键”。 2月10日,多地迎来春节后复工第一天。在陕西西安干了两年普工的张安斌回老家安康过年,正好赶上疫情。眼看着返不了岗没有收入,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张安斌很着急。 节后复工第一天,江西遂川通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鹏一度十分焦虑:往年同期生产双面电路板的订单,今年暴增一倍,而且交货期急。但实际到岗人员只有往年的一半左右。 在全国陆续开始复工之时,处在“封城”状态下的武汉尚未解禁。居家隔离的湖北大学应届毕业生小程有些坐不住了。一边要准备毕业论文,一边还要为找工作做准备。小程心里嘀咕:今年还能找到工作吗? 更多人的忧虑,都指向两个字——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下,一场规模空前的保就业战役打响了。 稳住民生之本,保企业是关键。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迅速落地,纾解企业困难,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苏州出台“惠企十条”,北京推出16条措施促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圳出台16条措施减租减税减电费…… 北京、广东等地通过专列专车“点对点”接工人复工;浙江湖州和嘉兴等地组织包机接员工返岗;海南三亚对省外返回复工的一线建筑工人给予1000元补贴……到3月中旬,全国累计“点对点”运送农民工超过410万人;到5月份,全国累计“点对点”运送农民工603万人,解了一众企业用工之渴。 “设想了几百种出路,就是没想到厦门会派来飞机,免费接俺们返岗。”2月28日17:44,厦航MF8260兰州—厦门复工包机降落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航班上的马乃比有夫妇甭提有多激动,这可是他们心心念念了一个月的返岗路,“去年来厦门坐了30多个小时火车,这次3小时就到了”。 为了让更多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各地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建设新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在安康,得知张安斌人勤快、能吃苦,当地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就把公益性岗位送到了他手上,这对张安斌来说犹如雪中送炭。 3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施了“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这是我国近年来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网络招聘活动,提供超过千万个就业岗位。 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牵线,小程参加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次“云面试”。在手机屏幕前的她从容地完成了面试,赢得了考官的青睐,也找回了自己能够找到工作的信心。 促就业举措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从“大返岗”到“大稳岗”,从“云招聘”到“云签约”,一系列强有力的就业组合拳,正在激活经济发展的动力。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就业市场也逐渐复苏,招聘、求职规模快速反弹。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比5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 低保家庭、独居老人、无人抚养的事实孤儿等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如何保障,也是疫情之下必须解答的一道民生考题。 1月28日,一份对全国民政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整体部署的通知从民政部发出。全国近4万家养老机构、1217家儿童福利机构和189家精神卫生福利机构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各地纷纷出台“硬核”隔离措施,“外防输入、内防感染”,最大限度隔绝疫情影响。 守土尽责,困难群体的生存、发展短板在哪里,人力物力财力就倾斜到哪里。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截至3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317万人、特困供养人员467万人,今年全国因疫情影响新纳入低保范围近100万人,临时救助因疫情致困群众310.7万人次。到今年4月份,中央财政已安排救助困难群众资金1560亿元。 受疫情影响,收入水平刚刚超过低保标准的困难群众仍存在较大的返贫风险。一些省份探索低保渐退政策,扶上马再送一程,特殊、低收入群体享受“无缝衔接”的政策福利。 按照中央部署,民政部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又出台了《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方案》,督促各地通过数据比对、摸排核查等方式,将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及时纳入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围。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份结合当地实际推行“单人户保”政策,让重病、重残贫困人口按照“单人户”享受低保兜底。 4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价格临时补贴工作的通知》,阶段性扩大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保障范围、提高临时补贴标准。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各地按下民生保障“快进键”,政策红利传递更稳更有力,给困难群众家庭吃了“定心丸”。 提标扩面解急难。山东阶段性地将街道和乡镇的临时救助备用金额度提高至5万元;江苏对全省15.9万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访和委托照料,逐一排查登记;黑龙江将救助范围扩大,失业人员、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登记失业农民工、低保边缘人口等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被纳入低保范围。 26个省份各类民政服务机构实现“零感染”;全国所有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服务对象实现“零感染”;已感染的服务对象全部收治、应查尽查、应隔尽隔、应治尽治。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14亿人汇聚的民生需求就是经济增长点。人民的事情办好了,群众的困难解决了,经济增长也就有了持续动力。 考题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如何发挥? 今年春节,还没来得及迎接节日的喜庆,春运和春节可能出现的人潮就已经踩下了“急刹车”! 随着湖北省开始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各省区市也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广大群众纷纷主动减少外出购物,取消聚餐聚会。 同样受疫情防控影响,全国多地出现物流延时、物资供应不及时的状况,加之一些市民囤积抢购,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明显上涨。1月份,CPI同比上涨5.4%,创下2011年11月以来新高。 保供给,就是保民生、保稳定;保供给,务必争分夺秒! 2月1日,商务部要求把重要生活物资纳入应急运输保障范围。农业农村部第一时间启动“菜篮子”产品价格日报制度。 各类商贸流通企业也迅速行动起来,协调不同门店的货源,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不脱销。 有“中国蔬菜之乡”之称的山东寿光,不少菜农改了作息时间,从下午采摘次日发货,改到凌晨天不亮就开始采摘。 许多零售及餐饮企业积极开拓线上业务,加快发展互联网销售、外卖送餐等无接触服务。京东生鲜发起的“餐饮零售发展联盟”刚刚启动,就吸引了海底捞、小南国、西贝莜面村等百余家餐饮企业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