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韩国MERS输入疫情、2016年全国首例黄热病和裂谷热病例、2017年“基孔肯雅热”、2018年斑点热合并莱姆病人间传播病例、201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首例输入性肺鼠疫疫情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中,曾晓芃率领团队科学应对、有效处置,遏制了传染病的流行和暴发。 从去年12月31日至今,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逐渐发酵,曾晓芃和同事们一同“钉”在一线,在单位度过了大年三十。数月来,曾晓芃很少回家,忙于指挥疫情处置、流行病学调查、综合防控措施的开展……最忙时,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拥有129万粉丝成为科普“大V” 如今网络发达、资讯快捷,为了及时答疑解惑,除了通过报纸、电视台等媒体进行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曾晓芃还开通了博客和微博。 “蚊子是昆虫界传播疾病的第一高手!不同蚊子传播不同的疾病,分工明确;多数情况蚊子一旦携带了病原体,终生都携带,终生可以传播;部分病原体在蚊虫体内还能增殖生长甚至传代;蚊子感染了病原体还不生病。蚊虫传播疾病,一次叮咬足矣。” 在曾晓芃的微博中,发表了众多关于防蚊灭蚊、流感防控、疫苗接种等科普文章。在户外工作时,他也会抽空看看手机,回答网友提问,有时甚至会直接寄送灭虫药给网友。如今,曾晓芃的微博已经有129万粉丝。 截至5月1日,北京已连续16天无本地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对疾病的防控还不能放松,曾晓芃带领的“疾控人”,仍然继续坚守在一线。 新京报记者 戴轩 |